中华汉语词典 > 古诗词 > 《洛阳陌》全诗原文

洛阳陌

洛阳陌朗读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洛阳陌》李白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注释
《洛阳陌》李白 古诗: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
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
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
用潘岳典。《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梁简文帝《洛阳道》:“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

《洛阳陌》李白 古诗简析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李白 古诗》。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 古诗》。”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洛阳陌》李白 古诗创作背景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李白 古诗》。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 古诗》。”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洛阳陌》的诗词大意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过天津。
东陌上看花,惊动洛阳人。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洛阳陌》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诗词主题

情歌 小令 品质 汤圆 友好 新婚 国家 艰苦 规劝 小品文 雨后 写狼 古诗十九首 借古讽今 客人 山色 写山 碑记 仕途 憧憬 梅花 托物抒怀 湖山 同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