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讹舛 [ é chuǎn ] ⒈ 〈书〉(文字)错误;舛误:校订粗疏,讹舛甚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譌舛”。错误;误谬。多指文字方面。 引 《隋书·礼仪志一》:“而朝廷宪章,其来已旧,或得之於升平之运,或失之於凶荒之年,而世载遐邈,风流讹舛。” 明 钱希言 《戏瑕·姓误》:“苻 姓从草,今并书竹; 皇甫 覆姓,今止呼皇,种种讹舛,何不正之。”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猥鄙细儒,见闻素狭,钞辑芜陋,言无可采,甚至挂漏讹舛,不能自正。” 蔡元培 《致“新青年”记者》:“日报所揭,时有譌舛,以其报仅资一閲,即亦无烦更正。” 国语辞典 讹舛 [ é chuǎn ] ⒈ 错误。 引 《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以明堂制度历代不同,汉、魏以还,弥更讹舛。」
意思解释:谣传 指没有事实存在、没有被公认而凭空随意捏造的话被公众广为流传。 基本解释 谣传 yochun (1)[wordsbandiedfrommouthtomouth;commontowntalk;rumor]∶广为流传而无明确基础或来源的信息 纯属谣传 (2)[rumourhasitwhat;itisrumoredthat]∶谣言传播 据谣传 辞典解释 谣传yáochuánㄧㄠˊㄔㄨㄢˊ 不实、没有根据的传闻。 如:「大家都谣传那幢废宅闹鬼。」 近义词 讹传 网络解释 谣传 指没有事实存在、没有被公认而凭空随意捏造的话被公众广为流传。
意思解释:讹舛 讹舛,指错误;误谬。语出《隋书·礼仪志一》:“而朝廷宪章,其来已旧,或得之於升平之运,或失之於凶荒之年,而世载遐邈,风流讹舛。” 基本解释 〈书〉(文字)错误;舛误:校订粗疏,~甚多。 辞典解释 讹舛échuǎnㄜˊㄔㄨㄢˇ 错误。 《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以明堂制度历代不同,汉、魏以还,弥更讹舛。」 网络解释 讹舛 讹舛,指错误;误谬。语出《隋书·礼仪志一》:“而朝廷宪章,其来已旧,或得之於升平之运,或失之於凶荒之年,而世载遐邈,风流讹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