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抱残守缺 [ bào cán shǒu quē ] ⒈ 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知变革。 英 be conservative; be a sticker (traditionalist) for ancient ways and things; 引证解释 ⒈ 见“抱残守闕”。 国语辞典 抱残守缺 [ bào cán shǒu quē ] ⒈ 固守旧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进变通。清·江藩也作「保残守缺」、「补残守缺」。 引 《汉学师承记·卷八·顾炎武》:「岂若抱残守缺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 近 墨守成规 墨守残缺 陈陈相因 因循守旧 反 标新立异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改弦更张 日新又新 勇猛精进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陈陈相因 [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 ⒈ 仓中粮食逐年累加,久而不食,则变为陈粮。后以此比喻处理问题因袭旧法,毫无改进。 英 follow a set routine; do sth in a conventional way; 引证解释 ⒈ 谓陈谷逐年增积。 引 《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 明 李贽 《世纪总论》:“至於陈陈相因,贯朽粟腐,则自然启 武帝 大有为之业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清张瑄》:“及夫末际,岁运至四百万之多,使太仓陈陈相因,红朽不可食。” ⒉ 比喻因袭陈旧,缺乏创新。 引 宋 杨万里 《眉山任公<小丑集>序》:“庆历、元祐 诸公,竞轡而先路,非近世陈陈相因,累累随行之作也。” 明 张煌言 《陈文生<未焚草>序》:“文章一道,独陈陈相因,毋宁付之 祝融 之为快也。” 秦牧 《长街灯语·划地为牢与广阔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成规:现成的规矩、制度。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固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⒈ 比喻安于现状,不求改善。 例 大多数成年人固步自封。 英 refuse to make progress; stand still and cease to move a step forward; be ultraconservative and selfsatisfied with old practices; ⒉ 亦作“故步自封” 例 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引证解释 ⒈ 故步自封。比喻墨守成规,不求进步。参见“故步自封”。 引 冯玉祥 《我的生活》第二二章:“我一到这里就给我这样的恶劣印象,始知 老段(祺瑞 )当政,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⒈ 循规的行为与蹈矩的举止。比喻品行方正。 例 他们被教诲学习温文雅静,怎么圣人一样规行矩步。——柯灵《遥夜集》 英 behave correctly and cautiously; be strictly upright and correct in behaviour; ⒉ 比喻墨守旧法,不知变通。 例 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晋书》 英 stick to established practice; follow the beaten track; 引证解释 ⒈ 步行端正。喻举动合于礼仪法度。 引 晋 潘尼 《释奠颂》:“二学儒官搢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昔在齠齔,便蒙诲诱;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 《隋书·卢思道传》:“紈綺之年,伏膺教义,规行矩步,从善而登。” 亦作“规行矩止”。 宋 司马光 《稷下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规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 ⒈ 见“规行矩步”。 引证解释 ⒈ 见“规行矩步”。 国语辞典 规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 ⒈ 比喻举止守法不苟且。宋·司马光〈稷下赋〉:「端居危坐,规行矩止,相与奋髯横议,投袂高谈。」也作「规行矩步」。
意思解释:拼音 ān cháng xí gù 注音 ㄢ ㄔㄤˊ ㄒ一ˊ ㄍㄨˋ 解释 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 出处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例子 彼安常习故之流。清·魏源《治篇七》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墨守成规,不求改变。 感情 安常习故是中性词。 繁体 安常習故 近义 墨守成规、安常守故 反义 推陈出新
意思解释:拼音 àn bù jiù bān 注音 ㄢˋ ㄅㄨˋ ㄐ一ㄡˋ ㄅㄢ 解释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出处 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例子 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按部就班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正音 “班”,不能读作“bǎn”。 辨形 “部”,不能写作“步”;“班”,不能写作“斑”。 辨析 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有别:按部就班突出条理;多用于工作、计划;“循序渐进”强调逐渐;多用于学习、训练。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按照老规矩办事。 谜语 司局长上任 感情 按部就班是中性词。
意思解释:拼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注音 ㄅㄠˋ ㄘㄢˊ ㄕㄡˇ ㄑㄩㄝ 解释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出处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例子 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朱自清《经典常谈 周易第二》) 正音 “抱”,不能读作“bāo”。 辨形 “抱”,不能写作“报”。 辨析 抱残守缺和“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但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 谜语 文物管理员 感情 抱残守缺是贬义词。 繁体 抱殘守缺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故步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故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⒈ 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遵行旧时的步法而封闭自限。喻墨守成规,不求进步。 英 confine oneself to the old method; stand still and cease to move a step forward;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因循守旧,不图进取。 引 梁启超 《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曾不知天地间有所谓‘民权’二字。” 田汉 《<电影戏剧表演术>序》:“故步自封的封建艺术日趋没落的过程中,在北方也是营业不振。” 国语辞典 故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⒈ 比喻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例 如:「他为人行事,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 近 墨守成规 陈陈相因 反 标奇立异 标新立异 勇猛精进 勇猛求进 英语 stuck in the old ways (idiom); refusing to acknowledge new ideas, stagnating and conservative
意思解释:拼音 guī xíng jǔ zhǐ 注音 ㄍㄨㄟ ㄒ一ㄥˊ ㄐㄨˇ ㄓˇ 解释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 晋 潘尼《释奠颂》:“二学儒官,缙绅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执事之命。” 例子 端居危坐,规行矩止,相与奋髯横议,役袂高谈。(宋 司马光《稷下赋》)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感情 规行矩止是贬义词。 繁体 規行榘止 近义 墨守成规、规行矩步 英语 pull down one's vest
意思解释:拼音 guī xíng jǔ bù 注音 ㄍㄨㄟ ㄒ一ㄥˊ ㄐㄨˇ ㄅㄨˋ 解释 比喻行动谨慎规范;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也比喻墨守陈规;不知变通。规、矩:原为测绘工具;这里比喻为原则、规矩。 出处 《晋书 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例子 他习惯于规行矩步的生活。 正音 “矩”,不能读作“jù”。 辨形 “矩”,不能写作“举”。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规行矩步是贬义词。 繁体 規行榘步 近义 墨守成规、循规蹈矩 反义 无法无天、别开生面 英语 behave correctly and cautiously(be strictly upright and correct in behaviour)
意思解释:拼音 gù bù zì fēng 注音 ㄍㄨˋ ㄅㄨˋ ㄗˋ ㄈㄥ 解释 故:过时的;旧:故步。原来的步伐;老步子;封:限制;自封: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指自己停滞在老路上。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或革新。 出处 清 梁启超《爱国论》:“妇人缠足十载,解其缚而犹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见多怪。” 例子 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你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辨形 步,不能写作“止少”。 辨析 故步自封和“墨守成规”;都含有“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的意思。但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不肯改进。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画地为牢 感情 故步自封是贬义词。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反义 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英语 stand still and re
意思解释:拼音 gù bù zì fēng 注音 ㄍㄨˋ ㄅㄨˋ ㄗˋ ㄈㄥ 解释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例子 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画地为牢 感情 固步自封是贬义词。 近义 墨守成规、抱残守缺 反义 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英语 refuse to make progress(stand still and cease to move a step forward) 俄语 закоснéть 日语 進歩(しんぽ)を求(もと)めようとしない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蹈常袭故 [ dǎo cháng xí gù ] ⒈ 墨守成规,沿用旧法。指照老规矩办事。 例 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宋·苏轼《伊尹论》 英 go on in the same old way; be a slave to old methods of doing things; follow the conventional tradition; 引证解释 ⒈ 见“蹈常习故”。 国语辞典 蹈常袭故 [ dào cháng xí gù ] ⒈ 因循故习,不知变通。 引 清·黄宗羲〈张心友诗序〉:「即唐之时,亦非无蹈常袭故,充其肤廓而神理篾如者。」
意思解释:拼音 jué shǒu chéng guī 注音 ㄐㄩㄝˊ ㄕㄡˇ ㄔㄥˊ ㄍㄨㄟ 解释 拘守已有的规章制度。 出处 黄人《 序》:“然则操斯文进退去取之枋者,其犹横分区域,橛守成规。” 用法 作谓语;指人守旧。 感情 橛守成规是中性词。 繁体 橜守成規 近义 墨守成规
意思解释:拼音 jū sú shǒu cháng 注音 ㄐㄨ ㄙㄨˊ ㄕㄡˇ ㄔㄤˊ 解释 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论仙》:“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间不见仙人,便云天下必有此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守旧。 感情 拘俗守常是贬义词。 近义 墨守成规
意思解释:拼音 kè shǒu chéng xiàn 注音 ㄎㄜˋ ㄕㄡˇ ㄔㄥˊ ㄒ一ㄢˋ 解释 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出处 《元史·完泽传》:“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 例子 要发展,就不能恪守成宪,墨守成规。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变通。 感情 恪守成宪是贬义词。 繁体 愙守成寰 近义 墨守成规、恪守成式 英语 scrupulously abide by the old law
意思解释: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注音 ㄎㄜˋ ㄓㄡ ㄑ一ㄡˊ ㄐ一ㄢˋ 解释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例子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正音 “刻”,不能读作“kē”;“剑”,不能读作“jiǎn”。 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 辨析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意思解释:拼音 mò shǒu chéng fǎ 注音 ㄇㄛˋ ㄕㄡˇ ㄔㄥˊ ㄈㄚˇ 解释 见“墨守成规”。 出处 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思想固执保守。 感情 墨守成法是贬义词。 繁体 墨守成灋 近义 墨守成规 反义 推陈出新 英语 stick to conventions 俄语 цепляться за стáрые порядки 日语 旧習を墨守する
意思解释:拼音 nǐ guī huà yuán 注音 ㄋ一ˇ ㄍㄨㄟ ㄏㄨㄚˋ ㄩㄢˊ 解释 按照圆规画圆形。比喻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 出处 例子 他经常拟规画圆,没有变通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墨守成规。 感情 拟规画圆是贬义词。 繁体 儗規畫圓 近义 墨守成规
意思解释:拼音 qīng guī jiè lǜ 注音 ㄑ一ㄥ ㄍㄨㄟ ㄐ一ㄝˋ ㄌㄩˋ 解释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出处 《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例子 老先生清规戒律很多,学生们都很怕他。 正音 “规”,不能读作“guǐ”。 辨形 “戒”,不能写作“戎”。 辨析 清规戒律和“金科玉律”都可以指“规章、制度”等等。但清规戒律指束缚人的条条框框;对小范围的限制是应该否定的;“金科玉律”指不可改变的条规;一般指对大范围限制;字面上是肯定的;语气比清规戒律强。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佛教的章法 感情 清规戒律是贬义词。 繁体 清規戒律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反义 推陈出新、打破常规 英语 convention(rules and regulations) 俄语 зáпове
意思解释:拼音 rú chū yī zhé 注音 ㄖㄨˊ ㄔㄨ 一 ㄓㄜˊ 解释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 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 例子 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秦牧《宣扬友爱的民族传说》) 正音 “辙”,不能读作“chè”。 辨形 “辙”,不能写作“撤”。 辨析 如出一辙和“一模一样”都形容完全一样。但如出一辙是比喻性的;还含有“来源相同”之意;“一模一样”是直陈性的;范围比如出一辙大。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论和行动等。 感情 如出一辙是中性词。 繁体 如出一轍 近义 大同小异、如同一口 反义 大相径庭、背道而驰、迥然不同 英语 be cut from the same cloth as 俄语 быть совершенно одинаковым 日语 そっくりであ
意思解释:拼音 shí gǔ bù huà 注音 ㄕˊ ㄍㄨˇ ㄅㄨˋ ㄏㄨㄚˋ 解释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出处 清 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例子 如果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就会食古不化。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析 食古不化和“生吞活剥”;都有“生搬硬套”的意思。但食古不化仅指生硬地学习搬用古代的知识;“生吞活剥”应用范围广;可泛指生硬地搬用古今中外各方面的东西。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固 感情 食古不化是贬义词。 近义 墨守成规、泥古不化 反义 推陈出新 英语 follow the beaten track 俄语 механически воспринимáть то,что написано в древних книгах 日语 生半可(なまはん
意思解释: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注音 ㄕㄡˇ ㄓㄨ ㄉㄞˋ ㄊㄨˋ 解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例子 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正音 “待”,不能读作“dǎi”。 辨形 “待”,不能写作“侍”。 辨析 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柳 感情 守株待兔是贬义词。 繁体 守株待兎 近义 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反义
意思解释:拼音 xún guī dǎo jǔ 注音 ㄒㄨㄣˊ ㄍㄨㄟ ㄉㄠˇ ㄐㄨˇ 解释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例子 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正音 “矩”,不能读作“jù”。 辨形 “矩”,不能写作“距”。 辨析 循规蹈矩和“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都有作事“规矩老实”的意思。不同在于:“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乱来;循规蹈矩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规;缺少大胆和创新;“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谜语 方圆有度 感情 循规蹈矩是褒义词。 繁体 循規蹈榘 近义
意思解释:拼音 yīn xún shǒu jiù 注音 一ㄣ ㄒㄨㄣˊ ㄕㄡˇ ㄐ一ㄡˋ 解释 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例子 如果因循守旧不求进取,那么人就不会进步。 正音 “循”,不能读作“dùn”。 辨形 “循”,不能写作“遁”。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走老路 感情 因循守旧是贬义词。 繁体 因循守舊 近义 墨守成规 反义 推陈出新、破旧立新 英语 follow the old routine 俄语 рутина(упрямо цепляться за стáрое) 日语 古(ふる)い習慣(しゅうかん)を固守(こしゅ)して改(あらた)めない 德语 in alten Gleisen gehen(am alten hǎngen) 法语 suivre les sentiers battus(retomber dans l'ornière)
意思解释:拼音 yī chéng bù biàn 注音 一 ㄔㄥˊ ㄅㄨˋ ㄅ一ㄢˋ 解释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例子 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 “成”,不能写作“诚”。 辨析 一成不变和“原封不动”;都含有“一点没有改变”的意思。区别在于:①一成不变着眼于事物本身没有变化。多表示人不能用发展、运动的观点观察事物;“原封不动”着眼于外界力量未对事物加以变动。多表示外界力量对有关事物采取保留、不加变动的行动。②一成不变多用于否定句;极少用于肯定句;“原封不动”在肯定句和否定句中都常出现。“原封不动”可以形容照抄照搬;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
意思解释:拼音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注音 ㄢ ㄩˊ ㄍㄨˋ ㄙㄨˊ,ㄋ一ˋ ㄩˊ ㄐ一ㄡˋ ㄨㄣˊ 解释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例子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人不能成大业 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因循守旧。 感情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是贬义词。 繁体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反义 推陈出新
意思解释:拼音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注音 ㄔㄣˊ ㄔㄣˊ ㄒ一ㄤ 一ㄣ 解释 陈:旧;因:沿袭。原指皇家粮仓里;陈粮再加上陈粮;年年堆积。后用以比喻沿袭旧的一套;没有改进和创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例子 而儒者又疏阔,其言庸迂,陈陈相因。(清 恽敬《上陈笠帆按察书》)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 “陈”,不能写作“阵”。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毫无创新。 谜语 人云亦云 感情 陈陈相因是贬义词。 繁体 陳陳相因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萧规曹随 反义 推陈出新、除旧布新、革故鼎新 英语 follow a set routine(do sth in a conventional way) 日语 すべて古いしきたりを踏襲(とうしゅう)して,なんらの改良(かいりょう)も加(くわ)えない
意思解释:拼音 dǎo cháng xí gù 注音 ㄉㄠˇ ㄔㄤˊ ㄒ一ˊ ㄍㄨˋ 解释 蹈:踏;遵循;袭:固袭;继承;常、故:惯常的;旧的。遵循常规旧法。形容办事只会按照老的规矩;不会创新。 出处 宋 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 例子 要开创新局面,绝不能因循守旧,蹈常袭故。而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正音 “蹈”,不能读作“dà”。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蹈常袭故是贬义词。 繁体 蹈常襲故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萧规曹随 反义 独辟蹊径、除旧布新、革故鼎新 英语 go on in the same old way(be a slave to old methods of doing things; follow the conventional tradition)
意思解释: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hāng 注音 ㄕㄨㄞˋ 一ㄡˊ ㄐ一ㄡˋ ㄓㄤ 解释 率由:遵循;沿袭。原意是典章制度取法前代。后为泛指完全按老规矩办事;不更新。 出处 《诗经 大雅 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例子 他果然听了姚老先生之言,诸事率由旧章,不敢聚行更动。(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正音 “率”,不能读作“lǜ”。 辨形 “章”,不能写作“张”。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用于没有创新。 感情 率由旧章是贬义词。 繁体 率由舊章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反义 推陈出新、除旧布新 英语 act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rules(follow precedents)
意思解释:拼音 yī réng jiù guàn 注音 一 ㄖㄥˊ ㄐ一ㄡˋ ㄍㄨㄢˋ 解释 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例子 其谱一仍旧贯,并未变动。(鲁迅《且介亭杂文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一仍旧贯是贬义词。 繁体 一仍舊貫 近义 墨守成规 反义 推陈出新 英语 stick to the old practice(follow the old routine)
意思解释:拼音 yīn xí chén guī 注音 一ㄣ ㄒ一ˊ ㄔㄣˊ ㄍㄨㄟ 解释 沿用老规章。因袭:继续使用。陈规:过时了的规章制度。 出处 例子 因袭陈规的做法行不通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变通。 感情 因袭陈规是中性词。 繁体 因襲陳規 近义 墨守成规 反义 推陈出新 德语 alten Regeln folgen
意思解释:拼音 gù shǒu chéng guī 注音 ㄍㄨˋ ㄕㄡˇ ㄔㄥˊ ㄍㄨㄟ 解释 成规:现成的规矩、制度。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 出处 邓小平《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我们过去固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搞了好多年,导致的结果不好。”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思想固执保守。 感情 固守成规是贬义词。 繁体 固守成規 近义 墨守成规 反义 标新立异 英语 get in a groove (move in a rut) 日语 旧習(きゅうしゅう)を固守する
意思解释:拼音 xí gù shǒu cháng 注音 ㄒ一ˊ ㄍㄨˋ ㄕㄡˇ ㄔㄤˊ 解释 袭:固袭,继承;故:成例;常:常规。因循守旧,照老规矩办事。 出处 例子 袭故守常的做法我不赞成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守旧。 感情 袭故守常是贬义词。 近义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蹈常袭故 反义 独辟蹊径、除旧布新、革故鼎新 英语 get/move/run in a groove(go on in the same old way)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指受世俗平庸见解的束缚。 国语辞典 拘俗守常 [ jū sú shǒu cháng ] ⒈ 受世俗平庸的见解所束缚。 引 《抱朴子·内篇·论仙》:「而浅识之徒,拘俗守常。」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⒈ 比喻看问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不知情随势变。 英 be stubbornly unimaginative as the man who marked the boat to find his lost sword; take measures without regard to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引证解释 ⒈ 契,一本作“刻”。后因以“刻舟求剑”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引 《吕氏春秋·察今》:“楚 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宋 陆游 《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夏衍 《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正视我国当前迅速变化的实际,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刻舟求剑。” 国语辞典 刻舟求剑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率由旧章 [ shuài yóu jiù zhāng ] ⒈ 全按老规矩办事。 英 act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rules; 引证解释 ⒈ 完全依循旧规办事。 引 《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后汉书·朱穆传》:“建武 以来,乃悉用宦者……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復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试杂文》:“有唐 自 高祖 至 高宗,靡不率由旧章。” 《文明小史》第一回:“到任之后,他果然听了 姚老先生 之言,诸事率由旧章,不敢骤行更动。” ⒉ 原封不动,老样子。 引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只要亲友们还都平安,他的世界便依然是率由旧章,并没有发生激剧的变动。”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生活方式虽然率由旧章,而到底在物质上,却掺进了不少的新奇东西。” 国语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墨守成法 [ mò shǒu chéng fǎ ] ⒈ 见“墨守成规”。 引证解释 ⒈ 见“墨守成规”。 国语辞典 墨守成法 [ mò shǒu chéng fǎ ] ⒈ 形容思想保守,固守旧法,不肯改变。也作「墨守成规」。 近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裹足不前 画地为牢 陈陈相因 一成不变 因循守旧 反 别辟蹊径 别创新格 标奇立异 标新立异 鼎新改革 推陈出新 另创新格 快马加鞭 日新月异 勇猛精进
意思解释:拟 字组词 规 字组词 画 字组词 圆 字组词
意思解释:名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仍 字组词 旧 字组词 贯 字组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⒈ 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英 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more hares to come and clash themselves against it—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s;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引 《韩非子·五蠹》:“宋 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为 宋国 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汉 王充 《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 宋 陈师道 《清月长老再住荐福疏》:“守株待兔,虽达者之不为;面壁磨砖,亦古今之常事。” ⒉ 比喻企图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意外的收获。 引 《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规规矩矩 安分守己 奉公守法
意思解释:因 字组词 袭 字组词 陈 字组词 规 字组词
意思解释:副词
意思解释:一 字组词 仍 字组词 旧 字组词 贯 字组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恪 字组词 守 字组词 成 字组词 宪 字组词
意思解释:橛 字组词 守 字组词 成 字组词 规 字组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⒈ “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例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西晋·陆机《文赋》 英 follow the prescribed order; act according to old conventions; ⒉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例 老王办事从来按部就班,谁也别想改变他。 引证解释 ⒈ 谓安排文义,组织章句。 引 语出 晋 陆机 《文赋》:“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某少年》:“至君之文,按部就班,机神絶不流动。” ⒉ 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 引 《三侠五义》第九四回:“只好是按部就班,慢慢叙下去,自然有个归结。” 老舍 《四世同堂》四九:“假若他能按部就班的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成语解释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安常习故 [ ān cháng xí gù ] ⒈ 谓习惯于成规。 引证解释 ⒈ 谓习惯于成规。 引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挠格者乎?”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无如当轴诸公安常习故,以艺学为末务,遂使良法美意仍託空言,而天下多能博学之人,亦絶无自幼至长孜孜焉专精一艺,以期用世而成名者。” 廖仲恺 《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诚以人民安常习故,生活安定则心境安定,乐也随之,不如今日之僕僕道途,人人有朝不保夕之痛苦。”
意思解释:仍旧贯 1.依照旧例办事。 仍旧 : ①照旧不变:格式仍旧|修订版体例仍旧|兄寓是否仍旧,希便中示及。 ②副词。仍然:扫完地,他仍旧将笤帚放回了原处|历经磨难,他的意志仍旧相当顽强。 贯 : 贯 (贯) guàn 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 基本解释 依照旧例办事。 网络解释 仍旧贯 1.依照旧例办事。 仍旧:①照旧不变:格式仍旧|修订版体例仍旧|兄寓是否仍旧,希便中示及。②副词。仍然:扫完地,他仍旧将笤帚放回了原处|历经磨难,他的意志仍旧相当顽强。 贯:贯(贯)guàn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