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注音 ㄐ一ㄢˋ ㄌ一ˋ ㄨㄤˋ 一ˋ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子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辨析 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见利忘义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歇后语 拾钱不识街坊 谜语 见钱
意思解释:拼音 lí xīn lí dé 注音 ㄌ一ˊ ㄒ一ㄣ ㄌ一ˊ ㄉㄜˊ 解释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出处 《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例子 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辨形 “德”,不能写作“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离心离德是贬义词。 繁体 離心離惪 近义 三心二意、背信弃义、离经背道 反义 同心同德、忠贞不二 英语 dissension and discord 俄语 отсутствие единства и идейный разброд 日语 不和反目(ふわはんもく)する 德语 nicht eines Herzens und einer Seele sein
意思解释:拼音 lí jīng pàn dào 注音 ㄌ一ˊ ㄐ一ㄥ ㄆㄢˋ ㄉㄠˋ 解释 离:背离;叛:背叛;经:儒家经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规范。背离、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泛指背离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论或学说的行为。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例子 改革者的主张和言行,总是被保守者看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正音 “经”,不能读作“jìng”。 辨形 “经”,不能写作“径”;“叛”,不能写作“判”。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指背离正道。 谜语 还俗 感情 离经叛道是中性词。 繁体 離經叛道 近义 背信弃义、大逆不道 反义 墨守成规、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英语 depart from the right way 俄语 отхóд от канóнов
意思解释:拼音 qì yì bèi xìn 注音 ㄑ一ˋ 一ˋ ㄅㄟˋ ㄒ一ㄣˋ 解释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 感情 弃义倍信是贬义词。 繁体 棄義倍信 近义 背信弃义 英语 break faith with somebody
意思解释: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注音 ㄨㄤˋ ㄣ ㄈㄨˋ 一ˋ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例子 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 辨形 “恩”,不能写作“思”。 辨析 忘恩负义和“背信弃义”都含有不顾道义的意思。但忘恩负义偏重在忘恩;“背信弃义”偏重在背信。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谴责。 谜语 肥狗咬主人 感情 忘恩负义是贬义词。 繁体 忘恩負義 近义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反义 以德报怨、饮水思源、感恩戴德 英语 turn on one's friend 俄语 оказáться неблагодáрным 日语 恩(おん)を忘れて道義(どうぎ)にそむく 德语 Wohlwollen mit Undank vergelte
意思解释:拼音 yán ér wú xìn 注音 一ㄢˊ ㄦˊ ㄨˊ ㄒ一ㄣˋ 解释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例子 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而”,不能写作“尔”。 辨析 言而无信和“自食其言”;都有“说话不算数的意思”。“自食其言”比言而无信更形象。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歇后语 口传家书 谜语 口传家书;凭君传语报平安 感情 言而无信是贬义词。 繁体 言而無信 近义 背信弃义、自食其言、言而不信 反义 一言为定、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英语 never to keep one's promise 德语 sein Wort nicht halten 法语 manquer à sa parole(ne pas tenir sa promesse)
意思解释:拼音 zì shí qí yán 注音 ㄗˋ ㄕˊ ㄑ一ˊ 一ㄢˊ 解释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说出的话吞食了。形容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 宋 欧阳修《穴一居士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例子 我若今日复出应诏,是自食其言了。(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辨析 自食其言与“食言而肥”有别:自食其言侧重于形容不守信用;“食言而肥”侧重于形容多次不守信用。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说服 感情 自食其言是贬义词。 近义 背信弃义、言而无信、食言而肥 反义 一言为定、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英语 fail to keep one's promise 俄语 не выполнять обещанного(нарушáть своё слово)
意思解释:拼音 bèi yù fù xìn 注音 ㄅㄟˋ ㄩˋ ㄈㄨˋ ㄒ一ㄣˋ 解释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出处 见“背信弃义”。 例子 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义负信,开始去侵犯苏联。郭沫若《笑早者,祸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 感情 背义负信是贬义词。 繁体 背義負信 近义 背信弃义 反义 一诺千金
意思解释:拼音 bèi yuē fù méng 注音 ㄅㄟˋ ㄩㄝ ㄈㄨˋ ㄇㄥˊ 解释 盟:盟誓。违背原来的约定和誓言。指人背信弃义。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五回:“不料后来背约负盟,移花接木,治晚生心实不甘,故今日行权娶来,求太公祖与老父母做主。”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背约负盟是贬义词。 近义 背信弃义
意思解释:拼音 bèi xìn fù yì 注音 ㄅㄟˋ ㄒ一ㄣˋ ㄈㄨˋ 一ˋ 解释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 郭沫若《笑早者,祸哉》:“我根本就没有料到,希特勒竟发狂到这样的地步,在一年以前就背信负义,开始去侵犯苏联。”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指责、谴责的场合。 感情 背信负义是贬义词。 近义 背信弃义、弃信违义 英语 break faith with somebody 拉丁语 mala fide
意思解释:拼音 qì xìn wàng yì 注音 ㄑ一ˋ ㄒ一ㄣˋ ㄨㄤˋ 一ˋ 解释 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 感情 弃信忘义是贬义词。 繁体 棄信忘義 近义 背信弃义、弃信违义、背信负义 英语 play false(show one's bad faith)
意思解释:拼音 qì xìn wéi yì 注音 ㄑ一ˋ ㄒ一ㄣˋ ㄨㄟˊ 一ˋ 解释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 清·陈确《分三秦论》:“弃信违义,而背叛天下之所共主,以自行其智,虽得天下,其亡益违。”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指责、谴责的场合。 感情 弃信违义是贬义词。 近义 背信弃义、弃信忘义、背信负义 英语 go against one's words and obligations
意思解释:拼音 wéi xìn bèi yuē 注音 ㄨㄟˊ ㄒ一ㄣˋ ㄅㄟˋ ㄩㄝ 解释 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出处 《周书·武帝纪下》:“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 例子 我们不能干违信背约的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毫无信义。 感情 违信背约是贬义词。 繁体 違信背約 近义 背信弃义 反义 信守诺言 英语 breach of contract and faith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⒈ 只图一己私利,而置道义于不顾。 例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罗贯中《三国演义》 英 forget morality and justice when one sees money; be actuated by mercenary views; forsake good for the sake of gold; 引证解释 ⒈ 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 引 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 孝文 时,天下以 酈寄 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唐 王勃 《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絶,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 《三国演义》第三回:“﹝ 李肃 ﹞曰:‘某与 吕布 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国语辞典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⒈ 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引 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绝,轻进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离心离德 [ lí xīn lí dé ] ⒈ 谓各有异心,行动不和谐一致。 引证解释 ⒈ 谓各有异心,行动不和谐一致。 引 《书·泰誓中》:“受 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於是各自为党,其离心离德,於此可见。”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四:“而一切不利于抗 日 和团结的,鼓动群众离心离德的,反对进步、拉着人们倒退的东西,便都是坏的。” 国语辞典 离心离德 [ lí xīn lí dé ] ⒈ 团体中的人,失去了共同信念和思想,不能合作同心。 引 《书经·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封神演义·第一七回》:「黎民离心离德,祸生不测。」
意思解释:弃 字组词 信 字组词 忘 字组词 义 字组词
意思解释:弃 字组词 义 字组词 倍 字组词 信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背义负信 [ bèi yù fù xìn ] ⒈ 见“背信弃义”。 引证解释 ⒈ 见“背信弃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