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běn mò dào zhì 注音 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 解释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出处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例子 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曲波《林海雪原》一二) 正音 “倒”,不能读作“dǎo”。 辨形 “末”,不能写作“未”。 辨析 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但本末倒置是指把主次的位置颠倒了;“舍本逐末”指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弄错了事物的轻重主次。 谜语 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 感情 本末倒置是
意思解释:拼音 jiàng běn liú mò 注音 ㄐ一ㄤˋ ㄅㄣˇ ㄌ一ㄡˊ ㄇㄛˋ 解释 犹言舍本逐末。 出处 明·何景明《 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感情 降本流末是中性词。 近义 舍本逐末
意思解释:拼音 lí běn qū mò 注音 ㄌ一ˊ ㄅㄣˇ ㄑㄨ ㄇㄛˋ 解释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出处 汉 徐幹《中论 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感情 离本趣末是贬义词。 繁体 離本趣末 近义 舍本逐末
意思解释: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注音 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 解释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出处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例子 不善读书者,昧菁英而矜糟粕。买椟还珠,虽多奚益?改用白话,决无此病。(清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正音 “还”,不能读作“hái”。 辨形 “椟”,不能写作“犊”。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谜语 最傻的消费者 感情 买椟还珠是中性词。 繁体 買櫝還珠 近义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负薪 反义 去粗取精 英语 buy basket without the jewels
意思解释:拼音 qīng zhòng dào zhì 注音 ㄑ一ㄥ ㄓㄨㄥˋ ㄉㄠˋ ㄓˋ 解释 置:放;摆。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 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轻重倒置,有害政体。” 例子 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正音 “重”,不能读作“cóng”;“倒”,不能读作“dào”。 辨形 “置”,不能写作“至”。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沉浮 感情 轻重倒置是贬义词。 繁体 輕重倒置 近义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反义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英语 putting the trivial before the important(reverse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俄语 не суметь отличить глáвного от второстепенного 日语 本末転倒(ほんまつてんとう) 德语 Wichtiges und Unwichtiges verkehren(Unbedeutendes über
意思解释:拼音 shě běn qiú mò 注音 ㄕㄜˇ ㄅㄣˇ ㄑ一ㄡˊ ㄇㄛˋ 解释 舍:舍弃;求: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求末。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苯改为茉 感情 舍本求末是贬义词。 繁体 捨本裘末 近义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英语 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 俄语 оставлять основное и размениваться на мелочи
意思解释:拼音 shě jìn qiú yuǎn 注音 ㄕㄜˇ ㄐ一ㄣˋ ㄑ一ㄡˊ ㄩㄢˇ 解释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例子 可见咱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è”。 辨形 “近”,不能写作“进”。 辨析 舍近求远和“舍本逐末”;都有“做事方法不当”的意思。但舍近求远偏重在“方式不当;劳民伤财”;“舍本逐末”偏重在“做的事内容不当;没抓住问题的实质。”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 丢下灶王拜山神 感情 舍近求远是贬义词。 繁体 捨近裘遠 近义 好高骛远、小题大作 反义 近在咫尺 英语 go for the obstruse and forget the obvious 俄语 от доб
意思解释:拼音 shì bèi gōng bàn 注音 ㄕˋ ㄅㄟˋ ㄍㄨㄥ ㄅㄢˋ 解释 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例子 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事倍功半吗?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辨形 “半”,不能写作“伴”。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事倍功半是贬义词。 近义 得不偿失、舍本逐末 反义 事半功倍 英语 get half the results with double the effort 日语 倍も力をかけて,半分だけ成果を得る 德语 mit doppeltem Aufwand halben Erfolg erzielen
意思解释:拼音 tān xiǎo shī dà 注音 ㄊㄢ ㄒ一ㄠˇ ㄕ ㄉㄚˋ 解释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例子 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歇后语 拾芝麻丢西瓜 谜语 拾芝麻丢西瓜 感情 贪小失大是贬义词。 繁体 貪小失大 近义 得不偿失 反义 乞浆得酒 英语 convet a little and lose a lot(seek small gains but incur big losses) 德语 wegen belangloser Vorteile groβe Verluste hinnehmen müssen 法语 perdre beaucoup en convoitant la mesquinerie
意思解释:拼音 yīn xiǎo shī dà 注音 一ㄣ ㄒ一ㄠˇ ㄕ ㄉㄚˋ 解释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例子 他因小失大,为了多赚一点钱,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正音 “大”,不能读作“dài”。 辨形 “失”,不能写作“湿”。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歇后语 捉黄鳝掉笆笼;金弹子打鸟儿 谜语 杀鸡取卵,杀鹿取茸 感情 因小失大是贬义词。 近义 舍本逐末 反义 一举两得 英语 spoil the ship for a halfpennyworth of tar 俄语 из-за мáлого потерять большое 德语 für einen kleinen Vorteil groβen Nachteil hinnehmen 法语 lǎcher la proie pour l'ombre
意思解释:拼音 sǔn běn zhú mò 注音 ㄙㄨㄣ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解释 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出处 《隋书 李谔传》:“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例子 你这是损本逐末的做法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本末倒置。 感情 损本逐末是贬义词。 繁体 損本逐末 近义 舍本逐末 英语 look for the tip of the branch while give up the trunk of the tree
意思解释:拼音 xún liú zhú mò 注音 ㄒㄨㄣˊ ㄌ一ㄡˊ ㄓㄨˊ ㄇㄛˋ 解释 犹舍本求末。 出处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因悟向来涵养功夫全少,而讲话又多强探,必取寻流逐末之弊,推类以求,众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寻流逐末是贬义词。 繁体 尋流逐末 近义 舍本逐末
意思解释:拼音 zhú mò shě běn 注音 ㄓㄨˊ ㄇㄛˋ ㄕㄜˇ ㄅㄣˇ 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 《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逐末舍本是中性词。 繁体 逐末捨本 近义 舍本逐末、逐末弃本
意思解释:拼音 qì zhòng qǔ qīng 注音 ㄑ一ˋ ㄓㄨㄥˋ ㄑㄨˇ ㄑ一ㄥ 解释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弃重取轻是中性词。 繁体 棄重取輕 近义 舍本逐末
意思解释:拼音 shě běn shì mò 注音 ㄕㄜˇ ㄅㄣˇ ㄕˋ ㄇㄛˋ 解释 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感情 舍本事末是贬义词。 繁体 捨本事末 近义 舍本逐末、舍本求末、舍本问末 英语 catch at the shadow and lose the substance
意思解释:拼音 shě běn cóng mò 注音 ㄕㄜˇ ㄅㄣˇ ㄘㄨㄥˊ ㄇㄛˋ 解释 舍:放弃,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感情 舍本从末是贬义词。 繁体 捨本従末 近义 舍本逐末 英语 lose the substance for the shadow 俄语 крохоборство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降本流末 [ jiàng běn liú mò ] ⒈ 犹言舍本逐末。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舍本逐末。 引 明 何景明 《<武功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离本趣末 [ lí běn qū mò ] ⒈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引证解释 ⒈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引 汉 徐干 《中论·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亦作“离本依末”。 《晋书·刑法志》:“然而律文烦广,事比众多,离本依末。”
意思解释:买 字组词 椟 字组词 还 字组词 珠 字组词
意思解释:舍本逐末 本末倒置
意思解释:弃 字组词 重 字组词 取 字组词 轻 字组词
意思解释:损 字组词 本 字组词 逐 字组词 末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舍 字组词 本 字组词 从 字组词 末 字组词
意思解释:舍 字组词 本 字组词 事 字组词 末 字组词
意思解释:舍 字组词 本 字组词 求 字组词 末 字组词
意思解释:贪 字组词 小 字组词 失 字组词 大 字组词
意思解释:寻 字组词 流 字组词 逐 字组词 末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⒈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 例 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 英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引证解释 ⒈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引 金 无名氏 《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梁启超 《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第三章第二节:“今本末倒置若此,其危及国家统一之基础,又何怪焉。” 曹玉林 《祠堂里的学校》:“我觉得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并不矛盾,只要不是本末倒置,能够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业余爱好有时对本职工作反而能有所裨益。” 国语辞典 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⒈ 事物的主次颠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清·王昶也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