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国语辞典 二竖为虐 [ èr shù wéi nüè ] ⒈ 春秋时晋侯病重,梦到病症化为二个小孩在对话,说要逃到膏肓之间,使良医来了也无可奈何。典出《左传·成公十年》。后遂以二竖为虐比喻病魔缠身。 近 二竖为灾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国语辞典 膏肓之疾 [ gāo huāng zhī jí ] ⒈ 比喻难治的病。 引 明·陆灼《艾子后语·病忘》:「闻艾子滑稽多知,能愈膏肓之疾,盍往师之?」
意思解释: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注音 ㄅ一ㄥˋ ㄖㄨˋ ㄍㄨˇ ㄙㄨㄟˇ 解释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感情 病入骨髓是贬义词。 近义 病入膏肓 反义 手到病除 英语 sick beyond cure(past all hopes)
意思解释: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注音 ㄅ一ㄥˋ ㄖㄨˋ ㄍㄨˇ ㄙㄨㄟˇ 解释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隨,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隨,臣是以无请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事物或人。 繁体 病入骨随 近义 病入膏肓 反义 手到病除
意思解释:拼音 bù kě jiù yào 注音 ㄅㄨˋ ㄎㄜˇ ㄐ一ㄡˋ 一ㄠˋ 解释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出处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例子 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辨形 “药”,不能写作“要”。 辨析 见“病入膏肓”。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比喻事态严重。 歇后语 药王爷摇头;病入膏肓 谜语 绝症;病入膏肓 感情 不可救药是贬义词。 繁体 不可捄藥 近义 无可救药、病入膏肓、气息奄奄 反义 妙手回春、旭日东升、手到病除 英语 be beyond cure 俄语 неисправимый 日语 救(すく)いよう
意思解释:拼音 gāo huāng zhī jí 注音 ㄍㄠ ㄏㄨㄤ ㄓ ㄐ一ˊ 解释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例子 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膏肓之疾,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用法 作宾语;指绝症。 感情 膏肓之疾是贬义词。 近义 病入膏肓、不治之症 英语 disease that is beyond cure(fatal disease)
意思解释:拼音 jí bù kě wéi 注音 ㄐ一ˊ ㄅㄨˋ ㄎㄜˇ ㄨㄟˊ 解释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例子 巧娘曰:“疾不可为,魂已离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巧娘》)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已陷入绝境。 感情 疾不可为是中性词。 繁体 疾不可為 近义 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反义 药到病除
意思解释:拼音 rén mìng wēi qiǎn 注音 ㄖㄣˊ ㄇ一ㄥˋ ㄨㄟ ㄑ一ㄢˇ 解释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子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补语;指即将死亡。 感情 人命危浅是中性词。 繁体 人命危淺 近义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反义 朝气蓬勃 英语 be on the edge of death(One's course is run.)
意思解释:拼音 wú kě jiù yào 注音 ㄨˊ ㄎㄜˇ ㄐ一ㄡˋ 一ㄠˋ 解释 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例子 历史无情,现在证明,他的灵魂早已无可救药,也根本不可能改造。 辨形 “可”,不能写作“渴”。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或事。 感情 无可救药是中性词。 繁体 無可捄藥 近义 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反义 药到病除 英语 incurable(be past praying for) 德语 nicht zu retten sein(unverbesserlich) 法语 incorrigible(inguérissable)
意思解释:拼音 xíng jiāng jiù mù 注音 ㄒ一ㄥˊ ㄐ一ㄤ ㄐ一ㄡˋ ㄇㄨˋ 解释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例子 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g”;“将”,不能读作“jiàng”。 辨形 “木”,不能写作“目”。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桁;桨 感情 行将就木是贬义词。 繁体 行將就木 近义 气息奄奄、枯木朽株 反义 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英语 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One's hour is come.; be at death's door) 俄语 быть одной ногой в могиле 日语 死期(しき)が近(ちか)づく 法语 avoir un pied dans la tombe
意思解释:拼音 bìng rǎn gāo huāng 注音 ㄅ一ㄥˋ ㄖㄢˇ ㄍㄠ ㄏㄨㄤ 解释 见“病入膏肓”。 出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例子 她已经病染膏肓,不久于人世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感情 病染膏肓是贬义词。 近义 病入膏肓、病在膏肓 反义 手到病除 英语 fatal disease(gone under)
意思解释:拼音 bìng zài gāo huāng 注音 ㄅ一ㄥˋ ㄗㄞˋ ㄍㄠ ㄏㄨㄤ 解释 见“病入膏肓”。 出处 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例子 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明邵璨《香囊记·问卜》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感情 病在膏肓是贬义词。 近义 病入膏肓、病染膏肓 反义 妙手回春 英语 be sick to the core
意思解释:拼音 shēn rù gāo huāng 注音 ㄕㄣ ㄖㄨˋ ㄍㄠ ㄏㄨㄤ 解释 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感情 深入膏肓是贬义词。 近义 病入膏肓 反义 药到病除
意思解释:拼音 yào shí wú xiào 注音 一ㄠˋ ㄕˊ ㄨˊ ㄒ一ㄠˋ 解释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出处 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药石无效是中性词。 近义 病入膏肓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比喻已到了绝境。
意思解释:气息奄奄
意思解释:深 字组词 入 字组词 膏 字组词 肓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不可救药 [ bù kě jiù yào ] ⒈ 病重到已无法用药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例 惜其乱势已成,不可救药。——《宋史·钦宗纪赞》 英 at the point of death; be a gone (hopeless) case with sb.; beyond (past) cure (hope); 引证解释 ⒈ 病重到没有药可以医治,比喻事态已严重到无法挽救。 引 《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孔颖达 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於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明 宋濂 《傅守刚墓碣》:“鱼烂河决,不可救药,君子每为之太息。” 马南邨 《燕山夜话·学问不可穿凿》:“做学问的人,如果患了穿凿的毛病,就将不可救药。” 亦作“不可救疗”。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 楚 多淫刑,其大夫逃於四方,而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国语辞典 病在膏肓 [ bìng zài gāo huāng ] ⒈ 病情沉重,已到无药可救。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参见「病入膏肓」条。 引 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三出》:「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国语辞典 病染膏肓 [ bìng rǎn gāo huāng ] ⒈ 病情沉重,无药可救。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参见「病入膏肓」条。 引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风雨秋堂套·赚〉:「真个崔张不让,命该雕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