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波澜 [ bō lán ] ⒈ 大波浪。 例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英 billow; great wave; ⒉ 多用于比喻。 例 文章波澜起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波滥”。 ⒉ 波涛。 引 汉 马融 《长笛赋》:“波澜鳞沦,窊隆诡戾。”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明 徐复祚 《投梭记·交战》:“看山形险赚,尖削如簪,营带 长江,滔天波滥。” 冰心 《姑姑·三年》:“凝眸时如同不起波澜的黑海,流动处如同空中飞走的黑星。” ⒊ 波浪翻腾。 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诗:“洞庭 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五代 齐己 《题鹤鸣泉八韵》:“瀟湘 在何处,终日自波澜。” 宋 曾巩 《访石仙岩杜法师》诗:“石巖天开立精庐,四山波澜势争趋。” ⒋ 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 引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
意思解释:波澜 (词语)波澜是一个汉语词汇,亦作“ 波滥 ”,读音为bōlán。释义为1.波涛。 2.波浪翻腾。3.比喻诗文的跌宕起伏。4.比喻起伏变化的思潮。5.比喻世事的起伏变化。 基本解释 波澜 bōln (1)[billow;greatwave]大波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辞典解释 波澜bōlánㄅㄛㄌㄢˊ 波浪、波涛。 《文选.刘桢.杂诗》:「安得肃肃羽,从尔浮波澜。」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近义词 波涛﹑波浪 比喻世事或人心的起伏变化。 《晋.陆机.君子行》:「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比喻文章气势壮阔。 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