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dà qì páng bó 注音 ㄉㄚˋ ㄑ一ˋ ㄆㄤˊ ㄅㄛˊ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出处 荀况《荀子 性恶》:“杂能旁魄而无用。” 例子 郭沫若的《雷电颂》,是一首大气磅礴的革命浪漫主义诗篇,是历史剧《屈原》之精华所在。 正音 “磅”,不能读作“bàng”;“礴”,不能读作“báo”。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 大气磅礴是褒义词。 繁体 大氣磅礴 近义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反义 气息奄奄、势单力薄 英语 great vitality
意思解释:拼音 hào hào dàng dàng 注音 ㄏㄠˋ ㄏㄠˋ ㄉㄤˋ ㄉㄤˋ 解释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例子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 正音 “荡”,不能读作“tāng”。 辨形 “浩”,不能写作“号”;“荡”,不能写作“堂”。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流或水流等。 歇后语 太平洋里洗脚 感情 浩浩荡荡是中性词。 繁体 浩浩蕩蕩 近义 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气壮山河 反义 风平浪静 英语 go forward with great strength and vigour 俄语 непрерывный и шумный потóк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大气磅礴 [ dà qì páng bó ] ⒈ 形容气势盛大。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气势盛大。 引 毛泽东 《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你的大作,大气磅礴。” 国语辞典 大气磅礴 [ dà qì pāng bó ] ⒈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大气磅礡形容气势宏伟盛大。 例 如:「这篇文章大气磅礴,读后令人热血沸腾。」
意思解释:拼音 qì xiàng wàn qiān 注音 ㄑ一ˋ ㄒ一ㄤˋ ㄨㄢˋ ㄑ一ㄢ 解释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例子 这庄严秀丽、气象万千的长江真是美极了。(刘白羽《长江三日》) 辨形 “象”,不能写作“向”。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气象万千是褒义词。 繁体 氣象萬千 近义 波澜壮阔、云蒸霞蔚 反义 一成不变、每况愈下、百孔千疮 英语 a wonderful and mighty panorama 俄语 величественная картина 日语 風景(ふうけい)·事物(じぶつ)が美(うつく)しく変化(へんか)に富(と)んでいる 德语 ein herrliches und abwechslungsreiches Panorama
意思解释:拼音 qiān jūn wàn mǎ 注音 ㄑ一ㄢ ㄐㄨㄣ ㄨㄢˋ ㄇㄚˇ 解释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 《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例子 各方面竟如千军万马地围困拢来,实在说,我是有被这班箭手底乱箭所射死的可能性的。(柔石《二月》二四) 辨形 “军”,不能写作“均”。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千军万马是褒义词。 繁体 千軍萬馬 近义 波澜壮阔、万马奔腾 反义 一成一旅、一兵一卒 英语 a large number of mounted and foot soldiers 日语 千軍万馬(せんぐんばんば)
意思解释:拼音 qì shì páng bó 注音 ㄑ一ˋ ㄕˋ ㄆㄤˊ ㄅㄛˊ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例子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磅礴的一页。(秦牧《古战场春晓》) 正音 “磅”,不能读作“bàng”。 辨形 “礴”,不能写作“薄”。 辨析 气势磅礴与“气吞山河”有别:气势磅礴着眼于气势;多形容气势雄伟;常用来描绘山、水的雄伟气势;“气吞山河”着眼于气魄;多形容气魄宏大;常用来描绘人;包括人的气概和声音。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气势磅礴是褒义词。 繁体 氣勢磅礴 近义 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反义 有气无力 英语 grand and magnificent 日语 勢(いきお)いはすさまじいものがある 德语 majestǎtisch(imponierend)
意思解释:拼音 wāng yáng dà hǎi 注音 ㄨㄤ 一ㄤˊ ㄉㄚˋ ㄏㄞˇ 解释 广阔无边;水波连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围广阔;声势浩大。汪洋:水势深而广阔。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锣鸣,两仞山前丢霹雳。” 例子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毛泽东《论持久战》) 正音 “大”,不能读作“dài”。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大海。 感情 汪洋大海是褒义词。 近义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 英语 the boundless ocean(vast oceanic expanses) 俄语 безбрежное море 日语 ひろびろとした大海原(おおうなばら) 德语 das weite Meer 法语 immensité de l'océan(vaste océan)
意思解释:拼音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注音 ㄒㄩㄥ ㄩㄥˇ ㄆㄥˊ ㄆㄞˋ 解释 形容声势浩大。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出处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例子 两洋的潮水交织一起,形成一派汹涌澎湃的大浪,这就是横扫亚非两洲的反殖民主义的浪潮。(杨朔《两洋潮水》) 正音 “湃”,不能读作“bài”。 辨形 “澎湃”,不能写作“彭拜”。 辨析 汹涌澎湃和“波澜壮阔”;都可形容水势浩淼或比喻声势浩大。汹涌澎湃多用于形容感情激荡;“波澜壮阔”多用于作品及创作;形容其气势。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 汹涌澎湃是褒义词。 繁体 洶湧澎湃 近义 声势浩大、波澜壮阔 反义 风平浪静 英语 wild stormy 俄语 бурный поток(бушующий) 日语 澎湃とわきあがる 德语 mǎchtige Wellen
意思解释:拼音 bō lù zhuàng kuò 注音 ㄅㄛ ㄌㄨˋ ㄓㄨㄤˋ ㄎㄨㄛˋ 解释 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出处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例子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续录》:“七言诗须波澜壮阔,顿挫激昂,大开开阖耳。”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运动等。 感情 波路壮阔是中性词。 繁体 波路壯闊 近义 波澜壮阔 反义 一潭死水 英语 surge forward like a sweeping tide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⒈ 水势壮阔貌。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引证解释 ⒈ 水势壮阔貌。后多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巨大。 引 五代 徐纶 《阳城龙泉院记》:“浩浩荡荡,徧十万而包大千。” 《水浒传》第五五回:“马步三军人等,浩浩荡荡,杀奔 梁山泊 来。” 《红楼梦》第十四回:“一时只见 寧府 大殯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三:“章江 也浩浩荡荡地涨满了一江春水。”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起头的话》:“内中有一位 贺龙 将军,率领一二〇师,浩浩荡荡开到 晋 西北来。” 国语辞典 浩浩荡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⒈ 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也作「浩浩汤汤」。 引 《七侠五义·第八四回》:「但见一片白茫茫,沸腾澎湃,由赤堤湾浩浩荡荡,漫至赤堤墩,顺流而下。」 ⒉
意思解释:名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国语辞典 波路壮阔 [ bō lù zhuàng kuò ] ⒈ 波路,波涛。波路壮阔比喻气势雄壮浩大。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木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也作「波澜壮阔」。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