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bù zhì bāo biǎn 注音 ㄅㄨˋ ㄓˋ ㄅㄠ ㄅ一ㄢˇ 解释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用法 作谓语;指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感情 不置褒贬是中性词。 繁体 不置褒貶 近义 不置可否 英语 pass no judgement on(neither to praise nor to criticize)
意思解释:拼音 mó léng liǎng kě 注音 ㄇㄛˊ ㄌㄥˊ ㄌ一ㄤˇ ㄎㄜˇ 解释 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出处 《旧唐书 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例子 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正音 “棱”,不能读作“líng”。 辨析 模棱两可与“不置可否”有别:模棱两可指表态不明确;可作“言辞”的定语;可作补语;“不置可否”多指“避而不谈”;不表示态度;不能作“言辞”的定语。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可不可 感情 模棱两可是贬义词。 繁体 模棱兩可 近义 不置可否、模棱两端 反义 旗帜鲜明 英语 betwixt and between 俄语 з
意思解释:拼音 wú suǒ kě fǒu 注音 ㄨˊ ㄙㄨㄛˇ ㄎㄜˇ ㄈㄡˇ 解释 不赞同也不反对。 出处 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李绛、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 例子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本来是无所可否的,现在有了确定的态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无所可否是中性词。 繁体 無所可否 近义 不置可否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不置褒贬 [ bù zhì bāo biǎn ] ⒈ 不说好或坏。 引证解释 ⒈ 不说好或坏。 引 《三国演义》第七二回:“操 尝造花园一所;造成, 操 往视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