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当务之急 [ dāng wù zhī jí ] ⒈ 《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后以“当务之急”指当前最急需要办的事。 例 人人各有当务之急。——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 英 urgent matter; pressing demand of the moment; task of top priority; 引证解释 ⒈ 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引 语出《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宋 朱熹 《四书集注·大学第六章》:“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清史稿·兵志十一》:“今江南製造局购机设厂,自能仿造,不待外求,自为当务之急。”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国语辞典 当务之急 [ dāng wù zhī jí ] ⒈ 语本指当前最急迫要做的事。 引 《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意思解释:拼音 bīng lín chéng xià 注音 ㄅ一ㄥ ㄌ一ㄣˊ ㄔㄥˊ ㄒ一ㄚˋ 解释 临:来临。军队已来到城墙下面。比喻遭到围困。 出处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例子 若侯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然后拒敌,事已迟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正音 “城”,不能读作“céng”。 辨形 “城”,不能写作“成”。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形势十分危险紧要。 感情 兵临城下是中性词。 繁体 兵臨城下 近义 十万火急、燃眉之急 反义 安然无恙、高枕无忧、安如泰山 英语 The city is besieged by enemy troops. 俄语 гóрод в осáде
意思解释:拼音 dāng wù zhī jí 注音 ㄉㄤ ㄨˋ ㄓ ㄐ一ˊ 解释 当前任务中最急迫的事。当:原为“处于”;现为“当前”;务:应该做的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例子 今学者当务之急,曰中国古今史,曰泰东西古近史。(清 沈惟贤《万国演义序》) 正音 “当”,不能读作“dàng”。 辨析 当务之急和“燃眉之急”;都指马上要办的事情。不同在于:当务之急偏重在“当务”;强调是当前最急需做的事;“燃眉之急”偏重在“燃眉”;形容事情着急的程度;强调事情之急如火烧眉毛。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判断语句中。 谜语 现急 感情 当务之急是中性词。 繁体 當務之急 近义 迫在眉睫、燃眉之急、事不宜迟 反义 遥遥无期、一拖再拖 英语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俄语 неотлóжная задáча 日语
意思解释:拼音 huǒ shāo méi máo 注音 ㄏㄨㄛˇ ㄕㄠ ㄇㄟˊ ㄇㄠˊ 解释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例子 火烧眉毛,且顾眼前。(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五回) 辨形 烧,右上部不能写作“戈”。 辨析 火烧眉毛和“迫在眉睫”;都比喻非常紧迫、紧急。但火烧眉毛多偏重在情势、时间非常紧急、紧迫;多为流行在群众中的口语;“迫在眉睫”偏重在事情急迫、迫近;多用作书面语。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感情 火烧眉毛是中性词。 繁体 火燒眉毛 近义 迫在眉睫、千钧一发、燃眉之急 英语 at a critical moment 俄语 неотлóжный(экстренный) 日语 焦眉(しょうび)の急(きゅう) 德语 Flammen versengen sc
意思解释:拼音 jí rú xīng huǒ 注音 ㄐ一ˊ ㄖㄨˊ ㄒ一ㄥ ㄏㄨㄛˇ 解释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例子 闺臣心内虽急如星火,偏偏婉如同田凤翾的哥哥田廷结了婚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四回) 辨析 急如星火和“十万火急”;都有“十分火急”和“非常急迫”的意思;急如星火不仅用在形势急迫的非常情况;还用在事情急速要去办的情况。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感情 急如星火是中性词。 近义 火烧眉毛、急于星火 反义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缓兵之计 英语 most urgent(admit of no delay; be extremely pressing; require lightning action) 俄语 срочный (с чрезвычáйной поспешностью)
意思解释:拼音 kè bù róng huǎn 注音 ㄎㄜ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ㄏㄨㄢˇ 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例子 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回) 正音 “刻”,不能读作“kē”。 辨形 “刻”,不能写作“克”;“缓”,不能写作“援”、“暖”。 辨析 刻不容缓和“迫在眉睫”;都形容形势非常紧迫。不同在于:刻不容缓重在不能拖延;也指主观上迫不及待的事情;“迫在眉睫”重在已到眼前;常形容客观上紧急的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紧迫。 歇后语 雕花店里失火;蹲在地上等裤子 谜语 立等图章;不准超过十五分钟 感情 刻不容缓是
意思解释:拼音 pò bù jí dài 注音 ㄆㄛˋ ㄅㄨˋ ㄐ一ˊ ㄉㄞˋ 解释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例子 他迫不及待地推开门,走进屋去。 正音 “迫”,不能读作“pài”。 辨形 “及”,不能写作“急”;“待”,不能写作“侍”。 辨析 迫不及待和“急不可待”都形容心情十分急切。但“急不可待”强调“急得难以忍受”;迫不及待强调“急得不能等下去”。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心情急迫。 谜语 天时人事日相催 感情 迫不及待是中性词。 近义 刻不容缓、急不可待 反义 待机而动 英语 too impatient to wait 俄语 обстоятельства не терпят 日语 大急(おおいそ)ぎで,まちきれないほど急ぐ,矢(や)も楯(たて)もたまらない
意思解释:拼音 pò zài méi jié 注音 ㄆㄛˋ ㄗㄞˋ ㄇㄟˊ ㄐ一ㄝˊ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例子 新的内战危机忽然又迫在眉睫了。(方纪《挥手之间》) 正音 “迫”,不能读作“pè”。 辨形 “睫”,不能写作“捷”。 辨析 迫在眉睫和“火烧眉毛”;都比喻特别紧迫、危急。但“火烧眉毛”多偏重在势态时间非常危急、紧迫;多为流行在群众中的口语;迫在眉睫偏重在事情急迫、迫近;多用于书面语。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歇后语 大火烧到额头上 谜语 眼镜 感情 迫在眉睫是中性词。 近义 火烧眉毛、急如星火 反义 慢条斯理、远在天边 英语 pressing 俄语 не терпе
意思解释:拼音 qiān jūn yī fà 注音 ㄑ一ㄢ ㄐㄨㄣ 一 ㄈㄚˋ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例子 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正音 “发”,不能读作“fā”。 辨形 “钧”,不能写作“均”。 辨析 千钧一发和“危如累卵”;都比喻非常危险、危急。不同在于:①千钧一发偏重于“危急”;“危如累卵”偏重于“危险”;不能表示“紧急”。②千钧一发可跟“事”搭配;“危如累卵”不能。“危如累卵”可用于具体东西;千钧一发不能。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歇后语 一根头
意思解释:拼音 shí wàn huǒ jí 注音 ㄕˊ ㄨㄢˋ ㄏㄨㄛˇ ㄐ一ˊ 解释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例子 启奏陛下!鸡鹿寨十万火急,羽书传到长安,请圣裁。(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辨形 “急”,不能写作“极”。 辨析 十万火急和“急如星火”都有“十分着急”的意思;但十万火急指形势非常急迫;而“急如星火”多指事情急需办理;或心情十分着急。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谜语 消防队出警 感情 十万火急是中性词。 繁体 十萬火急 近义 迫不及待、急如星火 反义 慢条斯理 英语 in a hurried and rehement manner 俄语 экстренный(не терпящий отлагáтельств) 日语 至急(しきゅう)である,きわめて差(さ)し迫(せま)っている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ao ] ⒈ 比喻事态十分严重。 例 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宋·释普济《蒋山法泉禅师》 英 a desperate situation; be extremely urgent as the fire is singeing one's eyebrows;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情势非常急迫。 引 《五灯会元·云居舜禅师法嗣·蒋山法泉禅师》:“﹝ 蒋山 法泉禪师 ﹞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⒉ 比喻只顾眼前。常作歇后语。 引 清 李渔 《奈何天·妒遣》:“俗语讲得好: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镜花缘》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虽觉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实是无可奈何。”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八:“共产党是为全国老百姓都翻身,为了大家将来都过美满的日子,不是火烧眉毛,光顾目前。” 国语辞典 火烧
意思解释:拼音 shāo méi zhī jí 注音 ㄕㄠ ㄇㄟˊ ㄓ ㄐ一ˊ 解释 比喻非常迫切。 出处 《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 例子 望乞员外借贷些须,以救烧眉之急。明沈受先《三元记·博施》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十分紧迫。 感情 烧眉之急是中性词。 繁体 燒眉之急 近义 燃眉之急 英语 imminent danger(most urgent needs)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⒈ 像流星的火光一样急速,形容紧急之至,刻不容缓。 英 most urgent; admit of no delay; be extremely pressing; require lightning action; 引证解释 ⒈ 像流星一样急促闪过。形容非常急迫。 引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二:“竭泽而渔,急如星火。”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宋汝霖》:“宋汝霖 泽,政和 初知 莱州 掖县,时户部着提举司科买牛黄,以供在京惠民和剂局合药用,督责急如星火。” 峻青 《海啸》第三章:“反扫荡的准备工作正在急如星火的日夜进行。” 国语辞典 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⒈ 如流星的光那样急速,形容情势十分紧急。 引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朝廷急调辽兵南讨,飞檄到来,急如星火。」 英语 lit. as hurried as a shooting star (idiom); requiring immediate action, extremely urgent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⒈ 急迫之极,一刻不能迟缓。 例 刻不容缓的任务。 英 allow of no delay; brook no delay; demand immediate action; 引证解释 ⒈ 片刻不容耽搁。比喻情势紧迫。 引 《清史稿·高宗纪一》:“江 南水灾地亩涸出,耕种刻不容缓。” 《镜花缘》第四十回:“至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癥,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军事问题》:“我们红色地方武装的扩大,更是刻不容缓。” 国语辞典 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⒈ 缓,拖延。刻不容缓形容情势十分紧迫,一刻也不容耽搁。 引 《清史稿·卷一〇·高宗本纪一》:「乙卯,谕曰:『江南水灾地亩涸出,耕种刻不容缓。』」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但是如今这两件事情,都是刻不容缓的,所以卑府才赶到省里,来面回大帅。」 近 迫不及待 迫在眉睫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名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烧 字组词 眉 字组词 之 字组词 急 字组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兵临城下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⒈ 敌军攻到城下。形容大兵压境形势危急。 英 city being under siege; 引证解释 ⒈ 敌兵已到城墙之下。指大军压境,已遭围困,形势十分危急。 引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今有 荆 楚襄王 为招讨,合诸国兵马约二十餘万,猛将数十员,兵临城下,将至濠前。” 《水浒传》第六二回:“如是留得 卢员外 性命在世,佛眼相看,不忘大德;但有半米儿差错,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但我们 大梁 在前也遭过兵临城下的惨祸,我们有良好的先例在那儿。” 向春 《煤城怒火》第三四章:“高升,兵临城下啦!可不要翻悔呀!” 国语辞典 兵临城下 [ bīng lín chéng xià ] ⒈ 敌方军马来到己方据守的城堡外围。元·无名氏也作「军临城下」。 引 《马陵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