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dāo shān jiàn shù 注音 ㄉㄠ ㄕㄢ ㄐ一ㄢˋ ㄕㄨˋ 解释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 《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例子 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看得太单调,痛苦也怕很难当。(鲁迅《华盖集续编 厦门通信(二)》)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感情 刀山剑树是中性词。 繁体 刀山劍樹 近义 龙潭虎穴、刀山火海 反义 风平浪静 英语 a mountain of swords and a forest of sabres(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意思解释:拼音 dāo shān huǒ hǎi 注音 ㄉㄠ ㄕㄢ ㄏㄨㄛˇ ㄏㄞˇ 解释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处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例子 此刻,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辨析 刀山火海和“龙潭虎穴”;都指极其危险的地方。但刀山火海偏重于“艰险”;泛指极危险极艰难的地方和情况;“龙谭虎穴”偏重于“凶险”;常用来指敌巢、匪窝、盗穴以及其他隐藏着极大危险的地方。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表示无所畏惧。 感情 刀山火海是褒义词。 近义 龙潭虎穴、刀山剑树 反义 风平浪静 英语 most dangerous places
意思解释:拼音 hǔ kū lóng tán 注音 ㄏㄨˇ ㄎㄨ ㄌㄨㄥˊ ㄊㄢˊ 解释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出处 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 归田》:“怕筑成传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虎窟龙潭。” 例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用法 作宾语;指凶险的地方。 感情 虎窟龙潭是贬义词。 繁体 虎窟龍潭 近义 龙潭虎穴、虎穴龙潭 英语 the tiger's lair and the dragon's den(a hazardous spot)
意思解释:拼音 lóng tán hǔ kū 注音 ㄌㄨㄥˊ ㄊㄢˊ ㄏㄨˇ ㄎㄨ 解释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出处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例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9回:“你便是那汑太子,怎逃地网天罗?火首金刚,难脱龙潭虎窟!”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感情 龙潭虎窟是中性词。 繁体 龍潭虎窟 近义 龙潭虎穴 英语 a extremely dangerous place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⒈ 比喻极困难和极危险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英 seas of fire and a forest of knifes-an extremely dangerous place which is most difficult to get through; 引证解释 ⒈ 喻极险恶的境地。 引 峻青 《黎明的河边》一:“为了拯救河东区正在遭受着敌人蹂躏的老百姓,前面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决不退缩。” 国语辞典 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⒈ 比喻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例 如:「为了正义公理,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绝不退缩。」 英语 lit. mountains of daggers and seas of flames, fig. extreme danger (idiom) 德语 wie die Hölle (Lage, Ort) 法语 montagne d'épées et mer de flammes, difficultés inimaginables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刀山剑树 [ dāo shān jiàn shù ] ⒈ 佛教语。地狱酷刑之一。为古代酷刑。喻极危险的境地。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地狱酷刑之一。 引 《阿含经·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辩正论》八注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康阿得》:“康阿得 死三日……凡见十狱,各有楚毒,狱名‘赤沙’、‘黄沙’、‘白沙’,如此‘七沙’,有刀山剑树,抱赤铜柱。” 《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变文》:“目连 问曰:‘此箇名何地狱?’ 罗察 答言:‘此是刀山剑树地狱。’” 明 袁宏道 《与聂化南书》:“败却铁网,打破铜枷,走出刀山剑树,跳入清凉佛土,快活不可言,不可言。” ⒉ 为古代酷刑。 引 《宋史·刘鋹传》:“﹝ 刘鋹 ﹞作烧煑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鬭虎抵象。” ⒊ 喻极危险的境地。
意思解释:拼音 xuán yá qiào bì 注音 ㄒㄨㄢˊ 一ㄚˊ ㄑ一ㄠˋ ㄅ一ˋ 解释 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出处 唐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例子 明 施耐庵《水浒传》:“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 正音 “峭”,不能读作“xiāo”。 辨形 “壁”,不能写作“璧”。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山势险峻。 感情 悬崖峭壁是中性词。 繁体 懸崕峭壁 近义 悬崖绝壁 反义 坦荡如砥 英语 cliffside(steep) 日语 断崖絶壁(だんがいぜっべ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虎窟龙潭 [ hǔ kū lóng tán ] ⒈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引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元 曾瑞 《醉花阴·怀离》套曲:“柳色浓,桃花谢,红稀緑暗。想才郎常好是做得严,跳出这虎窟龙潭。” 亦作“虎穴龙潭”。 《封神演义》第七十回:“子牙 后有 李靖,大怒,駡曰:‘你是何等匹夫,焉敢如此猖獗!’摇戟直衝向前,抵住 孔宣 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 《水浒传》第四一回:“宋江 便道:‘小可不才,自小学吏……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 国语辞典 虎窟龙潭 [ hǔ kū lóng tán ] ⒈ 比喻凶险之地或英雄聚集之处。也作「龙潭虎窟」。 引 《精忠岳传·第五〇回》:「岳侯冒险浑身胆,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龙潭虎窟 [ lóng tán hǔ kū ] ⒈ 犹言龙潭虎穴。 引证解释 ⒈ 犹言龙潭虎穴。参见“龙潭虎穴”。 引 元 朱凯 《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 《水浒传》第五九回:“你便是 那吒 太子,怎逃地网天罗?火首金刚,难脱龙潭虎窟!” 国语辞典 龙潭虎窟 [ lóng tán hǔ kū ] ⒈ 龙潜居的深潭,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凶险之地或英雄聚集之处。元·王实甫也作「龙潭虎穴」、「虎穴龙潭」、「虎窟龙潭」。 引 《丽春堂·第三折》:「闲对著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荒凉径界,无非些兔迹狐踪;坦迤土壤,料不是龙潭虎窟。」
意思解释:名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