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道貌凛然 [ dào mào lǐn rán ] ⒈ 犹道貌岸然。 引证解释 ⒈ 犹道貌岸然。 引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 整行之次,忽见 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畾落。” ⒉ 犹道貌岸然。 引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 整行之次,忽见 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畾落。” 国语辞典 道貌凛然 [ dào mào lǐn rán ] ⒈ 容貌庄严肃穆。参见「道貌岸然」条。 引 《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街坊竞看,仕庶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磊落。」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道貌俨然 [ dào mào yǎn rán ] ⒈ 见“道貌岸然”。 引证解释 ⒈ 见“道貌岸然”。
意思解释: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 注音 ㄢˋ ㄖㄢˊ ㄉㄠˋ ㄇㄠˋ 解释 指严肃的神态。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例子 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清·邹容《革命军》 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嘲讽人。 感情 岸然道貌是贬义词。 繁体 岸然道皃 近义 道貌岸然 反义 嬉皮笑脸 英语 to look gentlemanly(to look severe and solemn) 俄语 внéшне высоконрáвственный
意思解释:拼音 bù gǒu yán xiào 注音 ㄅㄨˋ ㄍㄡˇ 一ㄢˊ ㄒ一ㄠˋ 解释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例子 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正音 “苟”,不能读作“jū”。 辨形 “苟”,不能写作“荀”。 辨析 不苟言笑和“一本正经”;都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可通用。但不苟言笑偏重指“神情、态度庄严;不随便说笑”;“一本正经”偏重指“表情严肃、正经;不嬉皮笑脸”。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 感情 不苟言笑是中性词。 近义 正襟危坐、老成持重 反义 谈笑风生、油腔滑调 英语 keep one's gravity
意思解释:拼音 dào mào lǐn rán 注音 ㄉㄠˋ ㄇㄠˋ ㄌ一ㄣˇ ㄖㄢˊ 解释 犹道貌岸然。 出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光严整行之次,忽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垒落。”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嘲讽人。 感情 道貌凛然是中性词。 繁体 道皃凛然 近义 道貌岸然、道貌俨然
意思解释:拼音 dào mào yǎn rán 注音 ㄉㄠˋ ㄇㄠˋ 一ㄢˇ ㄖㄢˊ 解释 见“道貌岸然”。 出处 巴金《家》九:“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曾相道貌俨然,出语亦有冷隽的时候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嘲讽人。 感情 道貌俨然是贬义词。 繁体 道皃儼然 近义 道貌岸然、道貌凛然
意思解释:拼音 yī běn zhèng jīng 注音 一 ㄅㄣˇ ㄓㄥˋ ㄐ一ㄥ 解释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例子 他说话从来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正音 “正”,不能读作“zèng”。 辨形 “经”,不能写作“径”。 辨析 见“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歇后语 三本丢了两本 谜语 风,雅,颂;三藏西行图个啥 感情 一本正经是中性词。 繁体 一本正經 近义 不苟言笑、道貌岸然 反义 嬉皮笑脸、油嘴滑舌、油头滑脑 英语 look prin and proper 俄语 священно действовать(с серьёзным видом) 日语 まじめくさって 德语 todernst(allen Erns
意思解释:拼音 zhèng jīn wēi zuò 注音 ㄓㄥˋ ㄐ一ㄣ ㄨㄟ ㄗㄨㄛˋ 解释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出处 《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例子 R先生把我请在一把上位的太师椅上坐下,正襟危坐和我对话起来。郭沫若《学生时代 到宜兴去》 正音 “正”,不能读作“zhēng”。 辨形 “坐”,不能写作“座”。 辨析 正襟危坐与“一本正经”有别:正襟危坐侧重于形容仪表;“一本正经”侧重于形容神态。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恭敬严肃地坐着。 谜语 端正坐姿 感情 正襟危坐是中性词。 近义 整衣危坐、肃然危坐 反义 威义不肃 英语 straighten one's clothes and sit properly 俄语 приять чинный вид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⒈ 谓神态严肃。 ⒉ 指严肃的神态。 引证解释 ⒈ 谓神态严肃。 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 成 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清 邹容 《革命军》:“中国 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於众者。” ⒉ 指严肃的神态。 引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他那一副美髯,和他的蔼然仁者的岸然道貌,配合在一起,尤使人肃然起敬。” 国语辞典 岸然道貌 [ àn rán dào mào ] ⒈ 形容外表庄重严肃。清·纪昀也作「道貌凛然」。 引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现秘戏图者,而回顾其形,则皆岸然道貌也。」 《聊斋志异·卷一·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⒈ 苟: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稳重、严肃。 例 这位郑伯才君,……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英 be discreet (serious) in speech and manner;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不苟言笑”谓态度庄重。 引 《礼记·曲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清 戴名世 《王烈妇传》:“舍人子及诸孙多与余游,示予以烈妇行状,且曰烈妇性慧而婉,不苟言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那做房官的,我看见他,都是气象尊严,不苟言笑的,那种官派,我一见先就怕了。” 柯岩 《船长》:“船长是个老派的船长,十分严格,每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穿一身笔挺的制服。” 国语辞典 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⒈ 不随便说笑。通常用来形容人一板一眼,严肃而不易亲近。 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