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俯首帖耳 [ fǔ shǒu tiē ěr ] ⒈ 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帖’也作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俯首弭耳”。亦作“俯首戢耳”。形容走兽驯服的样子。后亦以喻驯服。 引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 勤自励 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霞》:“景(景星 )俯首帖耳,口不能道一词。” 孙中山 《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餘年。” 聂绀弩 《论怕老婆》:“老公方面,大概也自惭形秽,自知非分,只好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了!” 亦省作“俯帖”。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引 玉琨 等电奏请缓收 川 路文:“股东等虽被损失,固应俯帖顺受。” 国语辞典 俯首帖耳 [ fǔ shǒu tiē ěr ] ⒈ 低头垂耳。形容恭顺驯服的样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⒈ 形容说话恭顺小心,忍气吞声的样子。 例 先和容悦色,低声下气的叫了声姐姐。——《儿女英雄传》 英 humble; soft-spoken and submissive;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 引 《红楼梦》第九五回:“这里只苦了 袭人,在 寳玉 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曹禺 《雷雨》第四幕:“我从来不肯对人这样低声下气说话,现在我求你可怜可怜我,这个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 赵树理 《三里湾》十八:“婆婆摔锅打碗,嫂嫂比鸡骂狗,自己还是该低声下气哩,还是该再和她们闹起来呢?” 国语辞典 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⒈ 因谦卑或惧怕而顺从小心。 引 《醒世恒言·卷三〇·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房德被抢白了这两句,满面羞惭。事在无奈,只得老著脸,低声下气道:『娘子,一向深亏你的气力,感激不尽。
意思解释:拼音 dī méi shùn yǎn 注音 ㄉ一 ㄇㄟˊ ㄕㄨㄣˋ 一ㄢˇ 解释 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出处 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例子 就是钩头耸背,低眉顺眼,一副死板板的脸相的所谓“好孩子”。(鲁迅《南腔北调集 上海的儿童》)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低眉顺眼是贬义词。 繁体 低眉順眼 近义 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反义 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刚愎自用 英语 obedient
意思解释:拼音 dī shēng xià qì 注音 ㄉ一 ㄕㄥ ㄒ一ㄚˋ ㄑ一ˋ 解释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例子 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紫娟从没好话回答。(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0回) 辨析 同“低三下四”。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歇后语 井里吹喇叭;床底下吹喇叭;钻在水道眼里叹息 谜语 床底下吹喇叭 感情 低声下气是贬义词。 繁体 低聲下氣 近义 低三下四 反义 不卑不亢 英语 speak in low voice and low breath; be obsequious 日语 声を低くしてへりくだる 德语 kleinlaut und kriecherisch 法语 air humble et soumis
意思解释:拼音 fǔ shǒu tiē ěr 注音 ㄈㄨˇ ㄕㄡˇ ㄊ一ㄝ ㄦˇ 解释 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出处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例子 他们习惯于猛于虎的官威,以为老百姓只要一加威吓,便自会俯首帖耳。(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感情 俯首帖耳是贬义词。 繁体 頫首帖耳 近义 俯首贴耳 反义 放荡不羁 英语 docile and obedient(jump through a hoop) 俄语 раболéпие 日语 非常に従順(じゅうじゅん)で言いなりになる,駆蕍(くし)に甘(あま)んじる 德语 jm in sklavischem Gehorsam folgen(jm hündisch ergeben sein) 法语 servile comme un chien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低眉顺眼 [ dī méi shùn yǎn ] ⒈ 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 英 obedient; 引证解释 ⒈ 驯良恭顺貌。 引 鲁迅 《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但 中国 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喏喏,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 克非 《春潮急》十二:“忽然间,她觉得自己以前的确太软弱了,为什么老是低眉顺眼地过生活,为什么竟不敢和 李春山 以及那些欺压她的人进行斗争。”
意思解释:拼音 nú yán bì xī 注音 ㄋㄨˊ 一ㄢˊ ㄅ一ˋ ㄒ一 解释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 出处 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例子 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正音 “婢”,不能读作“bēi”;“膝”,不能读作“qī”。 辨形 “颜”,不能写作“彦”、“谚”;“婢”,不能写作“卑”。 辨析 见“卑躬屈膝”。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奴颜婢膝是贬义词。 繁体 奴顔婢膝 近义 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奴颜媚骨 反义 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威武不屈 英语 servile flattery 俄语 раболепетво(пресмыкáтельство) 日语 卑屈(ひくつ)に媚(こ)び諂(へつら)う 德语 Speichelleckerei und Kriechertum(
意思解释:拼音 qū yì féng yíng 注音 ㄑㄨ 一ˋ ㄈㄥˊ 一ㄥˊ 解释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出处 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例子 (1)奴才在主子面前,总是奴颜婢膝,曲意逢迎。 (2)他向来不坚持原则,对某些搞不正之风的上级领导一概曲意逢迎。 正音 “曲”,不能读作“qǔ”。 辨形 “意”,不能写作“义”。 辨析 曲意逢迎和“阿谀奉承”都表示对别人迎合献媚。但曲意逢迎多用于迎合他人而愿做违背自己心愿的事情;而“阿谀奉承”;多用于用甜言蜜语巴结他人。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设酒宴招待;三杯美酒敬亲人 感情 曲意逢迎是贬义词。 繁体 麯意逢迎 近义 低三下四、趋炎附势、曲意奉迎 反义 直言不讳、刚正不阿 英语 lick somebody's boots(flatter
意思解释:形容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