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对症下药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⒈ 原指医生针对病情处方用药,现在常用来比喻针对具体情况决定采取措施或处理办法。 例 你要老实把原因告诉我,我才能对症下药。 英 suit the medicine to the illness; (fig)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prescribe the right remedy for an illnes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对证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问题,确定解决的办法。 引 《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復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清 无名氏 《病玉缘·闺怨》:“世间无不可医之病,倘能对症下药,岂有不瘳之理。” 吴晗 《多写一点杂文》:“我想,假如作家们能够多写一些杂文,抓住问题,对症下药,是能够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果的。” 国语辞典 对症下药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⒈ 针对病症开方用药。比喻针对问题所在,做有效处理。也作「对症发药」、「对症
意思解释: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注音 ㄉㄨㄟˋ ㄓㄥˋ ㄒ一ㄚˋ 一ㄠˋ 解释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例子 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对症下药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辨形 “症”,不能写作“证”、“正”。 辨析 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都有“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的意思。但对症下药偏重在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措施和办法;“有的放矢”偏重在有目的;有针对性。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谜语 医生开处方 感情 对症下药是褒义词。 繁体 對癥下藥 近义 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反义 举措失当、无的放矢
意思解释:拼音 jiàn tù fàng yīng 注音 ㄐ一ㄢˋ ㄊㄨˋ ㄈㄤˋ 一ㄥ 解释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例子 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 用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指有的放矢。 感情 见兔放鹰是中性词。 繁体 見兎放鹰 近义 有的放矢 英语 take measures in time
意思解释: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注音 一 ㄓㄣ ㄐ一ㄢˋ ㄒ一ㄝˇ 解释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例子 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见”,不能写作“现”。 辨析 (一)一针见血和“一语破的”;都有“抓住本质;击中要害”的意思。但一针见血有“一针见到血”的意思;可以形容技术熟练;立刻见效;“一语破的”没这层意思。(二)一针见血和“开门见山”;都有“说话或写文章简洁明了;切中要害”的意思。但“开门见山”偏重于开头就指出重点;一针见血偏重于说话或写文章时;切中要害。 用法 偏正式;作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见兔放鹰 [ jiàn tù fàng yīng ] ⒈ 看见兔子再放猎鹰不迟。比喻火候到了再采取行动,恰到好处。 例 见兔放鹰,遇獐发箭。——《五灯会元》 英 take measures in time; 引证解释 ⒈ 禅宗谓有的放矢,对机说法。 引 《五灯会元·法云本禅师法嗣·雪峰思慧禅师》:“护圣 不似老胡,拖泥带水,祇是见兔放鹰,遇麞发箭。” ⒉ 谓看到眼前利益,就竞相追逐。 引 《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 国语辞典 见兔放鹰 [ jiàn tù fàng yīng ] ⒈ 比喻看准时机,及时采取行动,以获取利益。 引 《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当今世情,何人不趋炎附势,见兔放鹰,谁肯结交穷秀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