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⒈ 赤诚忠实的心,形容十分忠诚。 例 那种促使人们去进行战争的赤胆忠心。 英 utter devotion;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极其忠诚。 引 《说岳全传》第三十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他为穷人赤胆忠心,尽往前钻。” 《天安门诗抄·字字句句颂英名》:“赤胆忠心昭日月,磊落光明生平志。” 亦作“赤胆忠肝”。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是非》引《咵调山坡羊》:“你坏了我的清名,坏不得我赤胆忠肝。” 《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 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 紂王。” 国语辞典 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⒈ 形容极为忠诚不二。也作「忠心赤胆」。 引 《封神演义·第五二回》:「臣空有赤胆忠心,无能回其万一。」 《三侠五义·第五七回》:「那一番赤胆忠心为国为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腹心相照 [ fù xīn xiāng zhào ] ⒈ 犹言肝胆相照。谓人与人之间以赤诚相待。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肝胆相照。谓人与人之间以赤诚相待。 引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大丈夫腹心相照,何处不可通情?”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肝胆照人 [ gān dǎn zhào rén ] ⒈ 谓以赤诚之心待人。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赤诚之心待人。 引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先生,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生闻言,不禁感动於怀;心念此女肝胆照人,一如其父,匪但容仪佳也。” 臧克家 《京华练笔三十年》:“虽然结识时间不长,然而他肝胆照人的形象……真是千顷茫茫,一清见底。” 范建军 《青松赞--献给敬爱的陈毅同志》诗:“您高洁呵,心明如镜,肝胆照人;您挺直呵,宁折不弯,冲锋不止。” 国语辞典 肝胆照人 [ gān dǎn zhào rén ] ⒈ 比喻赤诚相待。也作「肝胆相照」。 引 《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意思解释:拼音 chì dǎn zhōng xīn 注音 ㄔˋ ㄉㄢˇ ㄓㄨㄥ ㄒ一ㄣ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例子 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正音 “忠”,不能读作“zōng”。 辨形 “忠”,不能写作“中”。 辨析 赤胆忠心和“忠心耿耿”;都有“非常忠诚”的意思。但赤胆忠心有时也可指忠诚的心;“忠心耿耿”不能。而且赤胆忠心比“忠心耿耿”的语义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对集体的忠诚。 谜语 岳飞的心胆 感情 赤胆忠心是褒义词。 繁体 赤膽忠心 近义 忠心耿耿、披肝沥胆、耿耿此心 反义 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英语 exceedingly fait
意思解释:拼音 fù xīn xiāng zhào 注音 ㄈㄨˋ ㄒ一ㄣ ㄒ一ㄤ ㄓㄠˋ 解释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例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知心。 感情 腹心相照是中性词。 繁体 腹心相炤 近义 肝胆相照 英语 very sincere(in all honesty)
意思解释:拼音 gān dǎn zhào rén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ㄓㄠˋ ㄖㄣˊ 解释 指以赤诚之心待人。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例子 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象你这等肝胆相照人,一心向热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待人。 感情 肝胆照人是中性词。 繁体 肝膽炤人 近义 肝胆相照 反义 虚情假意 英语 carry one's heart upon one's sleeve
意思解释:拼音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注音 ㄎㄞ ㄔㄥˊ ㄒ一ㄤ ㄐ一ㄢˋ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对人坦白直率;真诚相见。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例子 双方代表开诚相见,就两方面合作事宜达成了一致。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g”;“见”,不能读作“xiān”。 辨形 “诚”,不能写作“成”、“城”。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出城会朋友 感情 开诚相见是贬义词。 繁体 開誠相見 近义 肝胆相照、开诚布公 反义 假仁假义、尔虞我诈 英语 with an open heart
意思解释:拼音 kāi xīn jiàn chéng 注音 ㄎㄞ ㄒ一ㄣ ㄐ一ㄢˋ ㄔㄥˊ 解释 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例子 欧阳山《柳暗花明》:“茅通,难得你开心见诚,把话说得这么清楚。”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感情 开心见诚是中性词。 繁体 開心見誠 近义 开诚布公、开心见肠、开诚相见 英语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
意思解释:拼音 kāi chéng bù gōng 注音 ㄎㄞ ㄔㄥˊ ㄅㄨˋ ㄍㄨㄥ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例子 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正音 “诚”,不能读作“céng”。 辨形 “诚”,不能写作“城”、“成”;“公”,不能写作“工”。 辨析 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包大人的告示 谜语 包大人的告示 感情 开诚布公是褒义词。 繁体 開誠布公 近义 襟怀
意思解释:拼音 lì dǎn pī gān 注音 ㄌ一ˋ ㄉㄢˇ ㄆ一 ㄍㄢ 解释 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唐 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 例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不怕自己沥胆披肝,不肯受他人一分好处,只图一时快心满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忠诚。 感情 沥胆披肝是褒义词。 繁体 瀝膽披肝 近义 沥胆堕肝 英语 unbosom oneself(lay bare one's mind)
意思解释:拼音 p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 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例子 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 初出茅庐》) 正音 “披”,不能读作“pēi”。 辨形 “沥”,不能写作“裂”。 辨析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 披肝沥胆是褒义词。 繁体 披肝瀝膽 近义 诚心诚意、肝胆相照 反义 尔虞我诈、勾心斗
意思解释:拼音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注音 ㄊㄨㄟ ㄔㄥˊ ㄒ一ㄤ ㄐ一ㄢˋ 解释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出处 《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例子 同学之间应该推诚相见。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 “诚”,不能写作“成”。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推诚相见是褒义词。 繁体 推誠相見 近义 肝胆相照、开诚布公 反义 明争暗斗、钩心斗角 英语 deal with somebody in good faith(treat somebody with sincerity)
意思解释: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注音 ㄊㄨㄟ ㄒ一ㄣ ㄓˋ ㄈㄨˋ 解释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例子 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正音 “置”,不能读作“zhǐ”。 辨形 “置”,不能写作“至”。 辨析 见“畅所欲言”。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胸口放磨盘 谜语 什 感情 推心置腹是褒义词。 近义 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反义 居心叵测 英语 take one's heart and place it in other's breast 俄语 по душам(задушевный) 日语 誠意(せいい)をもって人(ひと)に対(たい)する 德语 herzlich(offenherzig) 法语 traiter autrui en toute sincé
意思解释:拼音 xié lì tóng xīn 注音 ㄒ一ㄝˊ ㄌ一ˋ ㄊㄨㄥˊ ㄒ一ㄣ 解释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例子 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齐心协力。 感情 协力同心是中性词。 繁体 協力同心 近义 同心协力 反义 一盘散沙 英语 make a concerted effort(shoulder to shoulder) 日语 心(こころ)を合(あ)わせ協力(きょうりょく)する
意思解释:拼音 zhēn xīn chéng yì 注音 ㄓㄣ ㄒ一ㄣ ㄔㄥˊ 一ˋ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子 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同“真心实意”。 感情 真心诚意是中性词。 繁体 真心誠意 近义 真心实意 反义 虚情假意
意思解释:拼音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注音 ㄓㄨㄥ ㄒ一ㄣ ㄍㄥˇ ㄍㄥˇ 解释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例子 卢永祥见一个忠心耿耿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正音 “耿”,不能读作“dí”。 辨形 “忠”,不能写作“中”。 辨析 见“赤胆忠心”。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谜语 孙悟空对唐僧 感情 忠心耿耿是褒义词。 近义 忠贞不渝、赤胆忠心、披肝沥胆 反义 忘恩负义、虚与委蛇、假仁假义 英语 perfect truth 俄语 беспредельная преданность(быть беспредельно преданным) 德语 treu und aufrichtig(mit Leib und Seele) 法语 se vouer à
意思解释:拼音 gān dǎn xiāng jiàn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ㄒ一ㄤ ㄐ一ㄢˋ 解释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4回:“大丈夫肝胆相见,脑袋也可以奉送。”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真诚相处。 感情 肝胆相见是中性词。 近义 肝胆相照、肝胆相向 反义 虚情假意 英语 treat each other with an open heart
意思解释:拼音 gān dǎn xiāng xiàng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ㄒ一ㄤ ㄒ一ㄤˋ 解释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比喻对人忠诚,以真心相待。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豪杰遇豪杰,自然话得投机,顷刻间肝胆相向。” 例子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1回:“今日尔我既成至交,肝胆相向,若再如前隐晦,便不是相知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真诚相处。 感情 肝胆相向是褒义词。 近义 肝胆相照、肝胆相见 英语 treat each other with all sincerity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开心见诚 [ kāi xīn jiàn chéng ] ⒈ 谓以真心诚意相对待。 引证解释 ⒈ 谓以真心诚意相对待。 引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开心见诚,与人语,好丑无所隐讳。” 宋 陈亮 《中兴论·论开诚之道》:“臣愿陛下虚怀易虑,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三:“茅通,难得你开心见诚,把话说得这么清楚。” 亦作“开心见肠”、“开心见胆”。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四章:“我不放心的,就是你那张嘴,管在啥子地方,管当着啥子人,一打开了,就开心见肠的乱说。” 沙汀 《困兽记》九:“由于眼前 田畴 对于 孟瑜 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她就不能不联想到公爷的负义,委琐,俗气,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⒈ 坦率诚恳,真心相待。 英 openminded; 引证解释 ⒈ 后用“开诚布公”谓推诚相待,坦白无私。 引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诸葛亮 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讎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宋 许月卿 《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居要有九病:见善忘举者妬,知恶不劾者比……开诚布公,九病可以勿药而愈矣。” 邹韬奋 《变了什么花样?》:“我们深信只有开诚布公,才能释疑。” 国语辞典 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⒈ 语本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宰相以其开诚布公之岁月,弊弊焉于调遣科降之间。」也作「推诚布公」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开诚相见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 ⒈ 对人坦诚真切。 英 be open-hearted with; 引证解释 ⒈ 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引 孙中山 《革命最后一定成功》:“诸君在革命政府之地,彼此应该开诚相见。” 柳亚子 《林老伯渠惠顾赋呈一首》:“高名耆旧 延京 好,五老 徐 吴 谢 董 林。杖国未妨君齿少,开诚相见我心倾。”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沥胆披肝 [ lì dǎn pī gān ] ⒈ 剖露肝胆。谓竭诚尽忠。 引证解释 ⒈ 剖露肝胆。谓竭诚尽忠。 引 唐 黄滔 《启裴侍郎》:“霑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於死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附势趋权,不辞吮痈舐痔;市恩固宠,那知沥胆披肝。” 张篁溪 《记自立会》:“入会之人,无宜情意真挚,沥胆披肝,以维时局。” 国语辞典 沥胆披肝 [ lì dǎn pī gān ] ⒈ 比喻坦诚相待,忠贞不二。明·王世贞也作「披沥肝胆」。 引 《鸣凤记·第四出》:「附势趋权,不辞吮痈舐痔,市恩固宠,那知沥胆披肝?」 《封神演义·第一一回》:「崇侯虎素怀忠直,出力报国,造摘星楼,沥胆披肝,起寿仙宫,夙夜尽瘁,曾竭力公家,公毫无过。」 近 肝胆相照 反 假仁假义 城府深密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推心置腹
意思解释:同心合力 同心并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