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⒈ 亦作“诚心实意”。 ⒉ 真实的心志。 ⒊ 谓心意真诚。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诚心实意”。 ⒉ 真实的心志。 引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説,究其术,其称名僭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 田汉 《卢沟桥》第三幕:“人们就在这样的时候也还是不肯拿出一点诚心诚意:人与人之间充满着欺骗,自私。” ⒊ 谓心意真诚。 引 《红楼梦》第六回:“﹝ 周瑞 家的﹞便笑説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六:“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姚雪垠 《长夜》二一:“刘老义 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⒈ 赤诚忠实的心,形容十分忠诚。 例 那种促使人们去进行战争的赤胆忠心。 英 utter devotion;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极其忠诚。 引 《说岳全传》第三十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他为穷人赤胆忠心,尽往前钻。” 《天安门诗抄·字字句句颂英名》:“赤胆忠心昭日月,磊落光明生平志。” 亦作“赤胆忠肝”。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是非》引《咵调山坡羊》:“你坏了我的清名,坏不得我赤胆忠肝。” 《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 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 紂王。” 国语辞典 赤胆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⒈ 形容极为忠诚不二。也作「忠心赤胆」。 引 《封神演义·第五二回》:「臣空有赤胆忠心,无能回其万一。」 《三侠五义·第五七回》:「那一番赤胆忠心为国为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肝胆披沥 [ gān dǎn pī lì ] ⒈ 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引证解释 ⒈ 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引 汤增璧 《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之一诺。”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⒈ 肝与胆关系密切,互相照应。比喻互相之间坦诚交往共事。 例 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宋·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 如今承老弟你问到这句话,我两个一见气味相投,肝胆相照,我可瞒不上你来。——《儿女英雄传》 英 show utter devotion to sb.; be loyal-hearted; 引证解释 ⒈ 比喻赤诚相见。 引 宋 胡太初 《昼帘绪论·僚寀》:“今始至之日,必延见僚寀,歷述弊端,令悃愊无华,肝胆相照。”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两个一见,气味相投,肝胆相照。” 黄宗英 《星》:“她若同情起人来,却是拔簪倾囊,肝胆相照。” 国语辞典 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⒈ 比喻赤诚相处。也作「肝胆照人」。 引 《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类》:「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 近 丹成相许 沥胆披肝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肝胆照人 [ gān dǎn zhào rén ] ⒈ 谓以赤诚之心待人。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赤诚之心待人。 引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便是先生,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二章:“生闻言,不禁感动於怀;心念此女肝胆照人,一如其父,匪但容仪佳也。” 臧克家 《京华练笔三十年》:“虽然结识时间不长,然而他肝胆照人的形象……真是千顷茫茫,一清见底。” 范建军 《青松赞--献给敬爱的陈毅同志》诗:“您高洁呵,心明如镜,肝胆照人;您挺直呵,宁折不弯,冲锋不止。” 国语辞典 肝胆照人 [ gān dǎn zhào rén ] ⒈ 比喻赤诚相待。也作「肝胆相照」。 引 《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意思解释:拼音 bì xuè dān xīn 注音 ㄅ一ˋ ㄒㄩㄝˋ ㄉㄢ ㄒ一ㄣ 解释 碧血:血化为碧玉;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满腔热血;无限忠诚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例子 (1)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 (2)岳飞碧血丹心,抗金报国,却被权臣秦桧害死。 正音 “血”,不能读作“xiě”。 辨形 “血”,不能写作“四”。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感情 碧血丹心是中性词。 近义 赤子之心、赤胆忠心、披肝沥胆 反义 背信弃义、包藏祸心、叵测之心 英语 deep patriotism(loyalty unto death)
意思解释:拼音 chì dǎn zhōng xīn 注音 ㄔˋ ㄉㄢˇ ㄓㄨㄥ ㄒ一ㄣ 解释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例子 又有公子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正音 “忠”,不能读作“zōng”。 辨形 “忠”,不能写作“中”。 辨析 赤胆忠心和“忠心耿耿”;都有“非常忠诚”的意思。但赤胆忠心有时也可指忠诚的心;“忠心耿耿”不能。而且赤胆忠心比“忠心耿耿”的语义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对集体的忠诚。 谜语 岳飞的心胆 感情 赤胆忠心是褒义词。 繁体 赤膽忠心 近义 忠心耿耿、披肝沥胆、耿耿此心 反义 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英语 exceedingly fait
意思解释:拼音 chéng xīn chéng yì 注音 ㄔㄥˊ ㄒ一ㄣ ㄔㄥˊ 一ˋ 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例子 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辨形 “诚”,不能写作“成”。 辨析 诚心诚意和“真心实意”;都有“心意真实诚恳”的意思。但诚心诚意强调诚恳;没有一点虚伪、做作。“真心实意”强调真实;没有丝毫虚假。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十分真挚,诚恳。 歇后语 陶公祖三让徐州 谜语 刘备三请诸葛亮 感情 诚心诚意是贬义词。 繁体 誠心誠意 近义 真心实意 反义 虚情假意 英语 with all one's heart(sincere desire ) 日语 誠心誠
意思解释:拼音 gān dǎn pī lì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ㄆ一 ㄌ一ˋ 解释 犹言披肝沥胆。比喻极尽忠诚。 出处 汤增璧《崇侠论》:“食人之禄,不顾其患,非志士所忍出;当其发难,则亦慷慨悲歌,顾盼生姿,自谓肝胆披沥,不忘平生一诺。”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肝胆披沥是中性词。 繁体 肝膽披瀝 近义 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gān dǎn zhào rén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ㄓㄠˋ ㄖㄣˊ 解释 指以赤诚之心待人。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例子 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象你这等肝胆相照人,一心向热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真心待人。 感情 肝胆照人是中性词。 繁体 肝膽炤人 近义 肝胆相照 反义 虚情假意 英语 carry one's heart upon one's sleeve
意思解释:拼音 gān dǎn xiāng zhào 注音 ㄍㄢ ㄉㄢˇ ㄒ一ㄤ ㄓㄠˋ 解释 形容对人忠诚;用真心相待。肝胆:比喻真诚的心。 出处 宋 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例子 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正音 “照”,不能读作“zhāo”;“相”,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 “肝”,不能写作“甘”。 辨析 肝胆相照和“披肝沥胆”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偏重在相互之间;“披肝沥胆”偏重指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用于真诚相处。 谜语 护心镜;腹部透视 感情 肝胆相照是中性词。 繁体 肝膽相炤 近义 披肝沥胆 反义 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英语 show the deepest sincerity 俄语 с открытым сéрдцем и ду
意思解释:拼音 hu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ㄏㄨㄟ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出处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 感情 隳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隳肝瀝膽 近义 赤胆忠心、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注音 ㄎㄞ ㄔㄥˊ ㄒ一ㄤ ㄐ一ㄢˋ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对人坦白直率;真诚相见。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例子 双方代表开诚相见,就两方面合作事宜达成了一致。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g”;“见”,不能读作“xiān”。 辨形 “诚”,不能写作“成”、“城”。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出城会朋友 感情 开诚相见是贬义词。 繁体 開誠相見 近义 肝胆相照、开诚布公 反义 假仁假义、尔虞我诈 英语 with an open heart
意思解释:拼音 k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ㄎㄨ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犹言披肝沥胆。喻竭诚相见。 出处 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真心话。 感情 刳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刳肝瀝膽 近义 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kāi chéng bù gōng 注音 ㄎㄞ ㄔㄥˊ ㄅㄨˋ ㄍㄨㄥ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例子 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正音 “诚”,不能读作“céng”。 辨形 “诚”,不能写作“城”、“成”;“公”,不能写作“工”。 辨析 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包大人的告示 谜语 包大人的告示 感情 开诚布公是褒义词。 繁体 開誠布公 近义 襟怀
意思解释:拼音 lì dǎn pī gān 注音 ㄌ一ˋ ㄉㄢˇ ㄆ一 ㄍㄢ 解释 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唐 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 例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不怕自己沥胆披肝,不肯受他人一分好处,只图一时快心满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忠诚。 感情 沥胆披肝是褒义词。 繁体 瀝膽披肝 近义 沥胆堕肝 英语 unbosom oneself(lay bare one's mind)
意思解释:拼音 pōu dǎn qīng xīn 注音 ㄆㄡ ㄉㄢˇ ㄑ一ㄥ ㄒ一ㄣ 解释 剖:破开。比喻竭尽忠诚或开诚相见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直请到内衙床前,欢然谈笑,说着民风、土俗、钱粮、政务,无一不剖胆倾心,津津不已。”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剖胆倾心是中性词。 繁体 剖膽傾心 近义 披肝沥胆、破脑刳心 英语 bare one's heart(pour out one's soul)
意思解释:拼音 pò nǎo kū xīn 注音 ㄆㄛˋ ㄋㄠˇ ㄎㄨ ㄒ一ㄣ 解释 犹剖心沥血。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 例子 严复《原强续篇》:“当此之时,虽有前识;破脑刳心,痛苦阙下,亦将指为妖言,莫之或省。”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破脑刳心是中性词。 繁体 破腦刳心 近义 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pōu gān lì dǎn 注音 ㄆㄡ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比喻开诚相待。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 例子 清·钮琇《觚剩·舒氏义烈》:“为国栋者,自宜剖肝沥胆,力白其诬。”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剖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剖肝瀝膽 近义 披肝沥胆 英语 open up one's heart(lay one's heart bare)
意思解释:拼音 pò gān mí wèi 注音 ㄆㄛˋ ㄍㄢ ㄇ一ˊ ㄨㄟˋ 解释 形容竭尽忠诚。 出处 《晋书·刘聪载记》:“游猎无度,机管不修。臣等窃所未解,臣等所以破肝糜胃忘寝与食者也。” 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破肝糜胃是中性词。 繁体 破肝蘪胃 近义 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pī gān lì xuè 注音 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ㄒㄩㄝˋ 解释 比喻竭尽忠诚。 出处 唐·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例子 宋·欧阳修《又乞外郡第三札子》:“臣之忧危迫切,披肝沥血之诚,亦已屡渎于天聪。”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竭尽忠诚。 感情 披肝沥血是中性词。 繁体 披肝瀝血 近义 披肝沥胆 英语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 俄语 демонстрировать свою искренность
意思解释:拼音 pī lì gān dǎn 注音 ㄆ一 ㄌ一ˋ ㄍㄢ ㄉㄢˇ 解释 见“披肝沥胆”。 出处 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例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披沥肝胆是中性词。 繁体 披瀝肝膽 近义 披肝沥胆、披沥肝膈 英语 lay bare one's heart(open up one's heart)
意思解释:拼音 pī lì gān gé 注音 ㄆ一 ㄌ一ˋ ㄍㄢ ㄍㄜˊ 解释 同“披肝沥胆”。 出处 宋·范仲淹《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三状》:“故臣等披沥肝膈,屡有奏述,且乞在任,以尽疲驽。”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披沥肝膈是中性词。 繁体 披瀝肝膈 近义 披肝沥胆、披沥肝胆
意思解释:拼音 qīng gān lì dǎn 注音 ㄑ一ㄥ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形容对人极其忠诚。 出处 宋·梅尧臣《闻密赐》:“倾肝沥胆谢不敏,岂可便恃张良才。”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倾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傾肝瀝膽 近义 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注音 ㄊㄨㄟ ㄔㄥˊ ㄒ一ㄤ ㄐ一ㄢˋ 解释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出处 《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例子 同学之间应该推诚相见。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g”。 辨形 “诚”,不能写作“成”。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推诚相见是褒义词。 繁体 推誠相見 近义 肝胆相照、开诚布公 反义 明争暗斗、钩心斗角 英语 deal with somebody in good faith(treat somebody with sincerity)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xīn tóng dé 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ㄉㄜˊ 解释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出处 《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例子 郭沫若《归国杂吟》:“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正音 “同”,不能读作“tòng”。 辨形 “心”,不能写作“新”。 辨析 同心同德强调思想、信念的统一;而“同心协力”强调既信念统一;又通力合作。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同心同德是褒义词。 繁体 同心同惪 近义 同心协力、同心戮力 反义 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英语 work with one mind 俄语 единодушие и сплочённость 日语 一心同体(いっしんどうたい)である 德语 ein Herz und eine Seele sein 拉丁语 uno animo
意思解释:拼音 tuī xīn zhì fù 注音 ㄊㄨㄟ ㄒ一ㄣ ㄓˋ ㄈㄨˋ 解释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诚待人。推:拿出;置:安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例子 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正音 “置”,不能读作“zhǐ”。 辨形 “置”,不能写作“至”。 辨析 见“畅所欲言”。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胸口放磨盘 谜语 什 感情 推心置腹是褒义词。 近义 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反义 居心叵测 英语 take one's heart and place it in other's breast 俄语 по душам(задушевный) 日语 誠意(せいい)をもって人(ひと)に対(たい)する 德语 herzlich(offenherzig) 法语 traiter autrui en toute sincé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xīn xié lì 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ㄒ一ㄝˊ ㄌ一ˋ 解释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出处 《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例子 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正音 “同”,不能读作“tòng”。 辨形 “协”,不能写作“胁”。 辨析 同心协力指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不含共同克服困难之意。“和衷共济”多指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两口子推磨 谜语 划龙舟 感情 同心协力是褒义词。 繁体 同心協力 近义 齐心协力 反义 同床异梦 英语 unite in spirit and action 俄语 общие усилия 德语 am gleichen Strang ziehen 法语 en conjuguant les efforts(agir de concert)
意思解释:拼音 zhēn xīn chéng yì 注音 ㄓㄣ ㄒ一ㄣ ㄔㄥˊ 一ˋ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子 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同“真心实意”。 感情 真心诚意是中性词。 繁体 真心誠意 近义 真心实意 反义 虚情假意
意思解释:拼音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注音 ㄓㄨㄥ ㄒ一ㄣ ㄍㄥˇ ㄍㄥˇ 解释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例子 卢永祥见一个忠心耿耿的陈乐山忽然变了样子,还不晓是何缘故,十分诧异。(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八回) 正音 “耿”,不能读作“dí”。 辨形 “忠”,不能写作“中”。 辨析 见“赤胆忠心”。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谜语 孙悟空对唐僧 感情 忠心耿耿是褒义词。 近义 忠贞不渝、赤胆忠心、披肝沥胆 反义 忘恩负义、虚与委蛇、假仁假义 英语 perfect truth 俄语 беспредельная преданность(быть беспредельно преданным) 德语 treu und aufrichtig(mit Leib und Seele) 法语 se vouer à
意思解释:拼音 huī dǎn chōu cháng 注音 ㄏㄨㄟ ㄉㄢˇ ㄔㄡ ㄔㄤˊ 解释 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 用法 作谓语;指人真心实意。 感情 隳胆抽肠是中性词。 繁体 隳膽抽腸 近义 披肝沥胆、沥胆抽肠 反义 虚情假意
意思解释:拼音 huī gān cháng dǎn 注音 ㄏㄨㄟ ㄍㄢ ㄔㄤˊ ㄉㄢˇ 解释 犹言隳肝沥胆。 出处 唐·张九龄《与李侍御书》:“惟教义之所矜,乃讥嫌之见及。恨不能隳肝尝胆,徇知己以求申。”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隳肝尝胆是中性词。 繁体 隳肝嘗膽 近义 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sh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ㄕㄨ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同“披肝沥胆”。 出处 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窃为公计,莫若摅肝沥胆,激昂慷慨,极论天下之贤士,求当今政令之得失。”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摅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攄肝瀝膽 近义 披肝沥胆
意思解释:拼音 sh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ㄕㄨ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见“输肝剖胆”。 出处 宋·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臣得输肝沥胆,极竭以闻道,就鼎镬死且不朽,饮食寤寐不忘此志。”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输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 輸肝瀝膽 近义 披肝沥胆、输肝剖胆、输肝写胆
意思解释:拼音 shū gān pōu dǎn 注音 ㄕㄨ ㄍㄢ ㄆㄡ ㄉㄢˇ 解释 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出处 唐·李白《行路难》:“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例子 宋·秦观《代蕲守谢上表》:“复路迴车,顾迷途其未远;输肝剖胆,庶报效之可图。”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忠诚。 感情 输肝剖胆是中性词。 繁体 輸肝剖膽 近义 披肝沥胆、输肝沥胆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⒈ 坦率诚恳,真心相待。 英 openminded; 引证解释 ⒈ 后用“开诚布公”谓推诚相待,坦白无私。 引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诸葛亮 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讎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宋 许月卿 《次韵陈肇芳竿赠李相士》:“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居要有九病:见善忘举者妬,知恶不劾者比……开诚布公,九病可以勿药而愈矣。” 邹韬奋 《变了什么花样?》:“我们深信只有开诚布公,才能释疑。” 国语辞典 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⒈ 语本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宰相以其开诚布公之岁月,弊弊焉于调遣科降之间。」也作「推诚布公」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开诚相见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 ⒈ 对人坦诚真切。 英 be open-hearted with; 引证解释 ⒈ 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引 孙中山 《革命最后一定成功》:“诸君在革命政府之地,彼此应该开诚相见。” 柳亚子 《林老伯渠惠顾赋呈一首》:“高名耆旧 延京 好,五老 徐 吴 谢 董 林。杖国未妨君齿少,开诚相见我心倾。”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沥胆披肝 [ lì dǎn pī gān ] ⒈ 剖露肝胆。谓竭诚尽忠。 引证解释 ⒈ 剖露肝胆。谓竭诚尽忠。 引 唐 黄滔 《启裴侍郎》:“霑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於死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严嵩庆寿》:“附势趋权,不辞吮痈舐痔;市恩固宠,那知沥胆披肝。” 张篁溪 《记自立会》:“入会之人,无宜情意真挚,沥胆披肝,以维时局。” 国语辞典 沥胆披肝 [ lì dǎn pī gān ] ⒈ 比喻坦诚相待,忠贞不二。明·王世贞也作「披沥肝胆」。 引 《鸣凤记·第四出》:「附势趋权,不辞吮痈舐痔,市恩固宠,那知沥胆披肝?」 《封神演义·第一一回》:「崇侯虎素怀忠直,出力报国,造摘星楼,沥胆披肝,起寿仙宫,夙夜尽瘁,曾竭力公家,公毫无过。」 近 肝胆相照 反 假仁假义 城府深密
意思解释:剖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胆 字组词
意思解释:剖 字组词 胆 字组词 倾 字组词 心 字组词
意思解释:破 字组词 脑 字组词 刳 字组词 心 字组词
意思解释:破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糜 字组词 胃 字组词
意思解释:披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胆 字组词
意思解释:披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膈 字组词
意思解释:披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血 字组词
意思解释:倾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胆 字组词
意思解释:输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胆 字组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输肝剖胆 [ shū gān pōu dǎn ] ⒈ 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对人极为忠诚。 引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剧辛、乐毅 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宋 秦观 《代蕲守谢上表》:“復路迴车,顾迷途其未远;输肝剖胆,庶报効之可图。” 亦作“输肝写胆”、“输肝沥胆”。 唐 白居易 《杭州刺史谢上表》:“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 宋 司马光 《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臣区区之心,惟望先帝察其何故辞贵就贱,一赐召对,访以新法於民间果为利害,臣得输肝沥胆,极竭以闻,退就鼎鑊,死且不朽,饮食寤寐,不忘此志,幽明难欺,天实知之。” 国语辞典 输肝剖胆 [ shū gān pǒu dǎn ] ⒈ 比喻竭尽忠诚,赤心相待。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也作「输肝沥胆
意思解释:推心置腹
意思解释:动词 ABAC式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摅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胆 字组词
意思解释:刳 字组词 肝 字组词 沥 字组词 胆 字组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⒈ 珍贵的热血,赤诚的忠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参见:碧血。 国语辞典 碧血丹心 [ bì xiè dān xīn(又音)bì xuè dān xīn ] ⒈ 碧血,为正义而流的血。参见「碧血」条。丹心,忠诚的心。碧血丹心形容赤忱、忠诚的心。也作「丹心碧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