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称功颂德 [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⒈ 称颂功德。 引证解释 ⒈ 称颂功德。 引 《平山冷燕》第一回:“这表章无非是称功颂德,没甚大关係,便各各逞才,极其精工富丽。” 亦作“称功诵德”。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 国语辞典 称功颂德 [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⒈ 称颂别人的功绩德业。 引 《红楼梦·第六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讽德诵功 [ fěng dé sòng gōng ] ⒈ 赞美、颂扬功德。 引证解释 ⒈ 赞美、颂扬功德。 引 汉 焦赣 《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 周 美盛隆, 奭 旦 辅 成,光济冲人。”
意思解释:拼音 chēng gōng sòng dé 注音 ㄔㄥ ㄍㄨㄥ ㄙㄨㄥˋ ㄉㄜˊ 解释 称颂功德。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赞扬人。 感情 称功颂德是中性词。 繁体 稱功頌惪 近义 歌功颂德、称功诵德
意思解释:拼音 fěng dé sòng gōng 注音 ㄈㄥˇ ㄉㄜˊ ㄙㄨㄥˋ ㄍㄨㄥ 解释 赞美、颂扬功德。 出处 汉·焦赣《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周美盛隆,奭旦辅成,光济冲人。” 用法 作谓语;指歌功颂德。 感情 讽德诵功是中性词。 繁体 諷惪誦功 近义 歌功颂德
意思解释:拼音 pǔ tiān tóng qìng 注音 ㄆㄨˇ ㄊ一ㄢ ㄊㄨㄥˊ ㄑ一ㄥˋ 解释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例子 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鲁迅《华盖集续编 杂论管闲事 做学问 灰色等》) 辨形 “普”,不能写作“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国家有令人高兴的事。 谜语 日月星辰奏凯歌 感情 普天同庆是中性词。 繁体 普天同慶 近义 额手称庆、拍手称快 反义 怨声载道、哀鸿遍野 英语 universal rejoicing 俄语 отмечает весь мир 日语 満天下(まんてんか)ひとしく慶賀(けいが)する 德语 etwas im ganzen Land (od. in der ganzen Welt) feierlich begehen 法语 le monde entier s'unit au concert de félicitatio
意思解释:拼音 shuài tǔ tóng qìng 注音 ㄕㄨㄞˋ ㄊㄨˇ ㄊㄨㄥˊ ㄑ一ㄥˋ 解释 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出处 唐 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普天同庆。 感情 率土同庆是中性词。 繁体 率土同慶 近义 普天同庆 英语 celebrate with all people(universal rejoicing)
意思解释:拼音 shù bēi lì zhuàn 注音 ㄕㄨˋ ㄅㄟ ㄌ一ˋ ㄓㄨㄢˋ 解释 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例子 (1)群众不喜欢自己给自己树碑立传的领导。 (2)历代的反动统治者都为自己树碑立传,以抬高个人,掩盖罪行。 正音 “传”,不能读作“chuán”。 辨形 “树”,不能写作“竖”。 辨析 见“歌功颂德”。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谜语 写墓志铭 感情 树碑立传是褒义词。 繁体 樹碑立傳 近义 歌功颂德 反义 口诛笔伐 英语 build up sb.'s public image 俄语 воздвигнуть пáмятник 日语 威信(いしん)を確立(かくりつ)し声望(せいぼう)を高(たか
意思解释:拼音 yǒu kǒu jiē bēi 注音 一ㄡˇ ㄎㄡˇ ㄐ一ㄝ ㄅㄟ 解释 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例子 他的廉洁和简朴,在我们家乡一带是有口皆碑的。 正音 “皆”,不能读作“jiē”。 辨形 “碑”,不能写作“牌”。 辨析 见“交口称誉”。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谜语 小和尚念经 感情 有口皆碑是褒义词。 近义 口碑载道 反义 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英语 enjoy great popularity among the people 俄语 каждый хвалит(получить всеобщее признание) 日语 すべての人にほめたたえられる 德语 in aller Munde sein(bei allen Leuten Anerkennung finden) 法语 louer,approuver unanimement(concert de l
意思解释:拼音 ōu gōng sòng dé 注音 ㄡ ㄍㄨㄥ ㄙㄨㄥˋ ㄉㄜˊ 解释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例子 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却该受无产阶级的威胁,去做讴功颂德的文章。”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歌功颂德。 感情 讴功颂德是中性词。 繁体 謳功頌惪 近义 歌功颂德 英语 sing the praise of(praise and eulogy)
意思解释:拼音 jiāo kǒu chēng yù 注音 ㄐ一ㄠ ㄎㄡˇ ㄔㄥ ㄩˋ 解释 交口:大家一齐说;称誉:称扬赞誉。大家同声称赞。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我出门下,交口荐誉之。” 例子 凡所实施,光明正大。艰苦奋斗,不敢告劳。全国人民,交口称誉。(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正音 “称”,不能读作“chèng”、“chèn”。 辨形 “誉”,不能写作“喻”。 辨析 (一)交口称誉和“有口皆碑”;都含有“大家同声赞扬”的意思。不同在于:交口称誉的范围或大或小;都是很确切的;它的前面都有“赞叹者”;“有口皆碑”比喻到处受到称赞;范围很大;乃至无限。它的前面大都没有“称赞者”。(二)交口称誉和“赞不绝口”;都有“十分赞赏”的意思。但交口称誉偏重在“交口”;指许多人一齐称赞
意思解释:拼音 sòng dé gē gōng 注音 ㄙㄨㄥˋ ㄉㄜˊ ㄍㄜ ㄍㄨㄥ 解释 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出处 《太平天国·天条书》:“世间享福尽由天,颂德歌功理固然。”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赞扬人。 感情 颂德歌功是中性词。 繁体 頌惪謌功 近义 歌功颂德 英语 heap praises and eulogies on(sing the praises of)
意思解释:拼音 chēng gōng sòng dé 注音 ㄔㄥ ㄍㄨㄥ ㄙㄨㄥˋ ㄉㄜˊ 解释 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 例子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这表章无非是称功诵德,没甚大关系,便各各逞才,极其精工富丽。”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赞扬人。 感情 称功诵德是中性词。 繁体 稱功誦惪 近义 歌功颂德、称功颂德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交口称誉 [ jiāo kǒu chēng yù ] ⒈ 所有的人一致称道赞誉。 英 unanimously praise; 引证解释 ⒈ 众口同声称赞。 引 毛泽东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我 陕 甘 宁 边区军民,服从政府领导,努力救亡事业。凡所实施,光明正大。艰苦奋斗,不敢告劳。全国人民,交口称誉。” 国语辞典 交口称誉 [ jiāo kǒu chēng yù ] ⒈ 众人齐声赞美。也作「交口称赞」。 引 《元史·卷一七〇·王利用传》:「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反 众矢之的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率土同庆 [ shuài tǔ tóng qìng ] ⒈ 犹言普天同庆。 例 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唐·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 英 celebrate with all people; 国语辞典 率土同庆 [ shuài tǔ tóng qìng ] ⒈ 率土,本国领土以内。率土同庆指普天同庆,举国欢腾。 引 唐·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近 普天同庆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颂 字组词 德 字组词 歌 字组词 功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⒈ 碑:纪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 例 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老残游记》 英 one's name being in every mouth; be praised every where;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人人称颂。碑,指功德碑。 引 语本《五灯会元·宝峰文禅师法嗣·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鐫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老残游记》第三回:“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那是没有得説的了。” 赵树理 《金字》:“我想了一阵,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有口皆碑’四个大字。” 国语辞典 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⒈ 众人的嘴,都如记载功德的石碑。比喻人人称赞、颂扬。 引 《老残游记·第三回》:「老残道:『宫保的政声,有口皆碑,那是没有得说的了。』」 近 口碑载道 众口称善 反 众矢之的 怨声载道 英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讴功颂德 [ ōu gōng sòng dé ] ⒈ 犹言歌功颂德。 引证解释 ⒈ 犹言歌功颂德。 引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但在我们所见的无产文学理论中,也并未见过有谁说成一阶级的文学家,不该受皇室贵族的雇用,却该受无产阶级的威胁,去做讴功颂德的文章,不过说,文学有阶级性。”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