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半途而废,半途而罢 [ bàn tú ér fèi,bàn tú ér bà ] ⒈ 废:停止。半路上停下来。比喻工作没做完就停止了。 例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 陛下持之不坚,半途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英 do sth.by halves; leave off sth.halfway; give up halfway; 国语辞典 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⒈ 事情没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引 《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 《西游记·第五七回》:「沙僧只叫:『怎么好!怎么好!』这诚所谓半途而废,中道而止也!」 近 半途自画 半途而罢 功亏一篑 反 贯彻始终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英语 to give up halfway (idiom); leave sth unfinished 德语 auf halben Weg aufgeben 法语 s'arrêter à mi-chemin, s'arrêter sur sa lancée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功败垂成 [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 ⒈ 功业即将取得成就之时突然失败了。 例 毋使临渴而掘井,功败垂成。——《孽海花》 我明白,这个向来有泪不轻弹的硬汉,之所以伤心落泪,是在为自己那努力多年而功败垂成的事业感到惋惜。 英 There's many a slip between the cup and the lip; fail in a great undertaking on the verge of success; 引证解释 ⒈ 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引 《晋书·谢安传论》:“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 陈国凯 《代价》:“那时研究所的工作早已瘫痪,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重大科研项目‘新一号’无法进行,功败垂成。” 国语辞典 功败垂成 [ gōng bài chuí
意思解释:拼音 bàn tú ér fèi 注音 ㄅㄢˋ ㄊㄨˊ ㄦˊ ㄈㄟˋ 解释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例子 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废,左部是“广”,不是“疒”。 辨析 半途而废和“浅尝辄止”;都含有“中途停止;没有做到底”的意思。半途而废偏重在工作已做了不少;“浅尝辄止”偏重在稍微尝试一下。半途而废多用于事业和工作及学习和研究上;并带有惋惜的意味;“浅尝辄止”多用于学习上;有时也用于研究上。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歇后语 走路
意思解释:拼音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注音 ㄍㄨㄥ ㄅㄞˋ ㄔㄨㄟˊ ㄔㄥˊ 解释 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出处 《晋书 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例子 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 辨形 “功”,不能写作“攻”。 辨析 功败垂成与“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有别:功败垂成本身不指明遭到失败的原因;“功亏一篑”说明导致失败由于差最后一点儿努力;功败垂成的“功”指“成功”;“前功尽弃”的“功”指“努力”或“功劳”。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表示惋惜。 感情 功败垂成是中性词。 繁体 功敗垂成 近义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反义 大功告成 英语 fail on the verge of success 俄语 потер
意思解释:拼音 kuī yú yī kuì 注音 ㄎㄨㄟ ㄩˊ 一 ㄎㄨㄟˋ 解释 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 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例子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3回:“至九仞之功,往往亏于一篑,前功尽弃,岂不可惜!”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亏于一篑是中性词。 近义 功亏一篑
意思解释:拼音 qián gōng jìn qì 注音 ㄑ一ㄢˊ ㄍㄨㄥ ㄐ一ㄣˋ ㄑ一ˋ 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例子 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正音 “尽”,不能读作“jǐn”。 辨形 “功”,不能写作“攻”。 辨析 前功尽弃与“功亏一篑”有别:前功尽弃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功亏一篑”是比喻性的;其失败原因全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含有明显的惋惜的意思。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歇后语 扎鞋底不栓线结;鸡飞蛋打 谜语 力 感情 前功尽弃是贬义词。 繁体 前功儘棄 近义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反
意思解释:拼音 shān kuī yī kuì 注音 ㄕㄢ ㄎㄨㄟ 一 ㄎㄨㄟˋ 解释 《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喻功败垂成。 出处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例子 语曰:‘行百里者半九十。’井掘九仞,犹为弃井;山亏一篑,遂无成功。梁启超《过渡时代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功败垂成。 感情 山亏一篑是中性词。 繁体 山虧一簣 近义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意思解释:拼音 wéi shān zhǐ kuì 注音 ㄨㄟˊ ㄕㄢ ㄓˇ ㄎㄨㄟˋ 解释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出处 语出《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例子 《北齐书·神武帝纪》:“为山止篑,相为惜之。” 用法 作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为山止篑是中性词。 繁体 為山止簣 近义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意思解释:拼音 wèi chéng yī kuì 注音 ㄨㄟˋ ㄔㄥˊ 一 ㄎㄨㄟˋ 解释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例子 元·方回《勉斋箴》:“并九仞而不及泉兮,山未成一篑而止,浚之深而崇之高兮,亦在乎匷之而已。”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功败垂成。 感情 未成一篑是贬义词。 繁体 未成一簣 近义 功亏一篑
意思解释:拼音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注音 ㄓㄨㄤˋ ㄓˋ ㄨㄟˋ ㄔㄡˊ 解释 壮志:宏大的志愿;酬:实现。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 出处 唐 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例子 这些感情炽烈的诗篇,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 辨形 “未”,不能写作“末”。 辨析 壮志未酬与“事与愿违”;都含有“不能称心如意”的意思。但壮志未酬偏重指“事物的本源”;“事与愿违”偏重指事情的原因;有时含贬义。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志向没有实现。 感情 壮志未酬是中性词。 繁体 壯志未詶 近义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付之东流 反义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马到成功 英语 with one's lofty aspirations unrealized 日语 雄大(ゆうだい)な志(こころざし)がまだ実現されない
意思解释:拼音 jiǔ rèn yī kuì 注音 ㄐ一ㄡˇ ㄖㄣˋ 一 ㄎㄨㄟˋ 解释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出处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例子 明·张煌言《上延平王书》:“九仞一篑,殿下宁不自爱乎?”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九仞一篑是中性词。 繁体 九仞一簣 近义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九仞一篑 [ jiǔ rèn yī kuì ] ⒈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引证解释 ⒈ “为山九仞,功亏一簣”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引 明 张煌言 《上延平王书》:“九仞一簣,殿下寧不自爱乎?”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山 字组词 亏 字组词 一 字组词 篑 字组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