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毕力同心 [ bì lì tóng xīn ] ⒈ 犹言齐心协力。 引证解释 ⒈ 犹言齐心协力。 引 唐 陆贽 《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絶岸,收板荡于横流。” 国语辞典 毕力同心 [ bì lì tóng xīn ] ⒈ 大家共同一条心,致力于某个目标。 引 唐·陆贽〈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近 同心协力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⒈ 在狂风暴雨中同船共渡。比喻患难与共,同舟共济。 英 stand toge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people in the same boat should help each other in distress;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引 《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后以“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廖仲恺 《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部 仲愷,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共进会文学社协商合作》:“合则两美,离则两伤;譬如风雨同舟,大家只期共济,到达彼岸就得了,有什么不可商议?”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但他们两人平日不和,互不相下,则是千真万确的,人人都很明白。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分甘共苦 [ fēn gān gòng kǔ ] ⒈ 亦作“分甘同苦”。 ⒉ 分享幸福,同担艰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分甘同苦”。分享幸福,同担艰苦。 引 《晋书·应詹传》:“詹 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北齐书·慕容俨传》:“儼 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死生以之。” 鲁迅 《彷徨·伤逝》:“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来算作分甘共苦。” 国语辞典 分甘共苦 [ fēn gān gòng kǔ ] ⒈ 比喻共同享乐,共同承担艰苦。也作「同甘同苦」、「同甘共苦」。 引 《晋书·卷七〇·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兄弟。」 《旧五代史·卷一一〇·周书·太祖本纪一》:「临矢石,冒锋刃,必以身先,与士伍分甘共苦。」 近 安危与共 反 离心离德 尔虞我诈
意思解释:拼音 fēn gān gòng kǔ 注音 ㄈㄣ ㄍㄢ ㄍㄨㄥˋ ㄎㄨˇ 解释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出处 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例子 对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来算作分甘共苦。(鲁迅《彷徨 伤逝》)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分甘共苦是褒义词。 近义 同甘共苦、分甘同苦 英语 cast in one's lot with(share joys and hardships with)
意思解释:拼音 fēng yǔ tóng zhōu 注音 ㄈㄥ ㄩˇ ㄊㄨㄥˊ ㄓㄡ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例子 他俩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 正音 “舟”,不能读作“dān”。 辨形 “舟”,不能写作“丹”。 辨析 风雨同舟和“同舟共济”;都有“利害相同;同心协力;共度难关”的意思。但风雨同舟偏重在“风雨”;共度难关;“同舟共济”偏重在“共济”;同心协力;互相帮助。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谜语 船长与船员 感情 风雨同舟是褒义词。 繁体 風雨同舟 近义 同舟共济、休戚相关 反义 背信弃义、过河拆桥 英语 in the same stormtossed boat 俄语 жить однóй судбóй 日语 困難を共(とも)にき
意思解释:拼音 hé zhōng gòng jì 注音 ㄏㄜˊ ㄓㄨㄥ ㄍㄨㄥˋ ㄐ一ˋ 解释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出处 《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例子 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 正音 “济”,不能读作“jǐ”。 辨形 “衷”,不能写作“忠”;“济”,不能写作“计”。 辨析 和衷共济和“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都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意思。和衷共济和“同舟共济”意义基本相同;它们多用在大事上;也含有共同克服困难之意;“同心协力”则不然。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感情 和衷共济是中性词。 繁体 咊衷共濟 近义 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意思解释:拼音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注音 ㄐ一ㄥ ㄔㄥˊ ㄊㄨㄢˊ ㄐ一ㄝˊ 解释 精诚:真诚。真心诚意;团结一致。 出处 《茅盾选集 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例子 困难当头,更要精诚团结。 正音 “精”,不能读作“jìng”。 辨形 “诚”,不能写作“成”。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精诚团结是褒义词。 繁体 精誠團結 近义 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反义 四分五裂、分道扬镳 英语 unite together with all the faith and dedication capable of
意思解释:拼音 lù lì tóng xīn 注音 ㄌㄨˋ ㄌ一ˋ ㄊㄨㄥˊ ㄒ一ㄣ 解释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例子 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 正音 “戮”,不能读作“chuō”。 辨形 “戮”,不能写作“戳”。 辨析 戮力同心和“齐心协力”;都含有“思想上一致;行动上共同努力”的意思;但戮力同心偏重在“同心”;用在思想非常一致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偏重在“齐心”;多用在想达到思想一致;而做某件事时。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团结一致。 感情 戮力同心是褒义词。 繁体 剹力同心 近义 齐心协力、同心协力、同心同德 反义 四分五裂、分崩离
意思解释:拼音 pī gān lì dǎn 注音 ㄆ一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出处 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例子 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 初出茅庐》) 正音 “披”,不能读作“pēi”。 辨形 “沥”,不能写作“裂”。 辨析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感情 披肝沥胆是褒义词。 繁体 披肝瀝膽 近义 诚心诚意、肝胆相照 反义 尔虞我诈、勾心斗
意思解释:拼音 qún cè qún lì 注音 ㄑㄨㄣˊ ㄘㄜˋ ㄑㄨㄣˊ ㄌ一ˋ 解释 策:计策;主意。群:集体;大家人。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例子 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正音 “策”,不能读作“chè”。 辨形 “力”,不能写作“立”。 辨析 群策群力和“齐心协力”都含有“思想行动都一致”的意思。群策群力只用于群众;“齐心协力”既可用于群体;也可用于个体。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谜语 人人献计 感情 群策群力是褒义词。 繁体 羣筞羣力 近义 同心协力、集思广益 反义 三心二意、独断独行、离心离德 英语 pool everybody's wisdom 俄语 опираться на разу
意思解释:拼音 qí xīn xié lì 注音 ㄑ一ˊ ㄒ一ㄣ ㄒ一ㄝˊ ㄌ一ˋ 解释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例子 往后咱们齐心协力,一块打反动派!(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正音 “协”,不能读作“xiē”。 辨形 “协”,不能写作“胁”。 辨析 齐心协力和“群策群力”;都含有“思想上一致;行动上共同努力”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齐心协力偏重强调“思想认识上的一致”的意思;“群策群力”偏重强调“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的意思。②齐心协力可以用于多人;也可用于两个人;“群策群力”只能用于多人。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谜语 拔河 感情 齐心协力是褒义词。 繁体 齊心協力 近义 万众一心、同心同德、齐心合力
意思解释:拼音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注音 ㄕㄡˇ ㄨㄤˋ ㄒ一ㄤ ㄓㄨˋ 解释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例子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五回:“邻家邻舍的,总要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 守望相助是褒义词。 繁体 守朢相助 近义 团结互助 英语 give mutual help and protection(help one another in defence work)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lì xié qì 注音 ㄊㄨㄥˊ ㄌ一ˋ ㄒ一ㄝˊ ㄑ一ˋ 解释 犹言同心协力。 出处 《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同力协契是中性词。 繁体 同力協契 近义 同心协力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xīn yè lì 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一ㄝˋ ㄌ一ˋ 解释 同“同心协力”。 出处 宋·欧阳修《论乞主张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臣闻自古帝王致治,须待同心叶力之人。” 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同心叶力是中性词。 繁体 同心葉力 近义 同心协力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dé xié lì 注音 ㄊㄨㄥˊ ㄉㄜˊ ㄒ一ㄝˊ ㄌ一ˋ 解释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出处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感情 同德协力是中性词。 繁体 同惪協力 近义 同心协力 英语 make common cause with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xīn hé lì 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ㄏㄜˊ ㄌ一ˋ 解释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例子 浩然《山水情》:“我们得同心合力地干出个样儿来,给别人看看,争一口气!”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齐心协力。 感情 同心合力是中性词。 近义 齐心协力 英语 unite and make a common effort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xīn lù lì 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ㄌㄨˋ ㄌ一ˋ 解释 指齐心合力。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太后新摄政,政之巨细,多委陈蕃、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 例子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望尔等少年英俊,各展高才,同心戮力,匡扶社稷。”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齐心合力。 感情 同心戮力是中性词。 繁体 同心剹力 近义 同心协力、齐心合力 英语 rally about(unite all efforts for common purpose)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gān gòng kǔ 注音 ㄊㄨㄥˊ ㄍㄢ ㄍㄨㄥˋ ㄎㄨˇ 解释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例子 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 李昌祺《剪灯余话 鸾鸾传》) 正音 “同”,不能读作“tòng”。 辨形 “甘”,不能写作“廿”。 辨析 同甘共苦和“患难与共”;都含有同患难;共艰苦的意思。同甘共苦不仅指“共苦”;而且也“同甘”;而“患难与共”仅指“共患难”。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冰糖煮黄连 谜语 蜜饯黄连 感情 同甘共苦是褒义词。 近义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反义 同床异梦 英语 share weal and woe 俄语 делить и рáдость и горе 日语 苦楽(くらく)をともにする 德语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jì 注音 ㄊㄨㄥˊ ㄓㄡ ㄍㄨㄥˋ ㄐ一ˋ 解释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例子 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正音 “济”,不能读作“qí”。 辨形 “济”,不能写作“计”。 辨析 同舟共济偏重于“共济”;指同心协力;共度难关;“风雨同舟”偏重于“同舟”;指客观条件相同;处境相同;共同前进。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歇后语 一个船上的难友 谜语 乘一条船渡江 感情 同舟共济是褒义词。 繁体 同舟共濟 近义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反义 反目成仇、各行其事 英语 The people in the same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xīn tóng dé 注音 ㄊㄨㄥˊ ㄒ一ㄣ ㄊㄨㄥˊ ㄉㄜˊ 解释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出处 《尚书 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例子 郭沫若《归国杂吟》:“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正音 “同”,不能读作“tòng”。 辨形 “心”,不能写作“新”。 辨析 同心同德强调思想、信念的统一;而“同心协力”强调既信念统一;又通力合作。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同心同德是褒义词。 繁体 同心同惪 近义 同心协力、同心戮力 反义 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英语 work with one mind 俄语 единодушие и сплочённость 日语 一心同体(いっしんどうたい)である 德语 ein Herz und eine Seele sein 拉丁语 uno animo
意思解释:拼音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注音 ㄊㄨㄥˊ ㄔㄨㄤˊ 一ˋ ㄇㄥˋ 解释 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出处 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例子 但彼等乌合之众,同床异梦,一战即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正音 “异”,不能读作“yí”。 辨形 “异”,不能写作“导”。 辨析 同床异梦与“貌合神离”区别在于:同床异梦指同做一件事或同处一种境地而各有打算;而“貌合神离”指表面上好;而实际上并不一致;可用于人或物;而同床异梦只用于人。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人。 谜语 双人床 感情 同床异梦是贬义词。 繁体 同牀異夢 近义 钩心斗角、离心离德 反义 情投意合、同心同德 英
意思解释:拼音 tōng lì hé zuò 注音 ㄊㄨㄥ ㄌ一ˋ ㄏㄜˊ ㄗㄨㄛˋ 解释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盍彻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例子 都在向我们说明通力合作,进向平和的建设的道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记苏联版画展览会》) 正音 “作”,不能读作“zhuò”。 辨形 “合”,不能写作“和”。 辨析 通力合作与“同心协力”区别在于:通力合作强调一起出力;共同合作;而“同心协力”是强调心愿相同;共同出力。后者强调合作愿望一致;而通力合作却不一定。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通力合作是褒义词。 近义 合情合理、逼上梁山 反义 名行其事、不近情理 英语 make a concerted effort(give full coorporation to; pull together) 日语 みんなが力を
意思解释:拼音 xié lì tóng xīn 注音 ㄒ一ㄝˊ ㄌ一ˋ ㄊㄨㄥˊ ㄒ一ㄣ 解释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例子 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齐心协力。 感情 协力同心是中性词。 繁体 協力同心 近义 同心协力 反义 一盘散沙 英语 make a concerted effort(shoulder to shoulder) 日语 心(こころ)を合(あ)わせ協力(きょうりょく)する
意思解释:拼音 bì lì tóng xīn 注音 ㄅ一ˋ ㄌ一ˋ ㄊㄨㄥˊ ㄒ一ㄣ 解释 犹言齐心协力。 出处 唐 陆贽《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毕力同心,共平多难,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用法 作宾语、状语;指齐心协力。 感情 毕力同心是中性词。 繁体 畢力同心 近义 同心协力
意思解释:拼音 qún wēi qún dǎn 注音 ㄑㄨㄣˊ ㄨㄟ ㄑㄨㄣˊ ㄉㄢˇ 解释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例子 他率领小分队和民兵,紧密配合,群威群胆,迅速扫平了威虎山。 辨形 “威”,不能写作“微”。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感情 群威群胆是褒义词。 繁体 羣威羣膽 近义 同心协力、同仇敌忾 反义 孤家寡人 英语 collective courage and resourcefulness
意思解释:拼音 yī xīn yī lì 注音 一 ㄒ一ㄣ 一 ㄌ一ˋ 解释 同心协力。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一心一力是中性词。 近义 同心协力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和衷共济 [ hé zhōng gòng jì ] ⒈ 指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例 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济的讨论救济的方法。——《老舍文集·赵子曰》 英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in times of difficulty);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和衷共济”表示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引 《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济而已。” 明 陈子龙 《论召对内降疏》:“在陛下渊衷,以方諭大臣和衷共济,恐宪臣戇直,奏对之际,復生异同。” 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和衷共济勿畏难,锦绣江山须整顿。” 老舍 《赵子曰》第二:“遇到国家、社会、学校发生重大事故的时候,大家也真能和衷共济的讨论救济的方法。” 国语辞典 和衷共济 [ hé zhōng gòng jì ] ⒈ 和衷,语出共济,语出和衷共济比喻彼此同心协力,共渡困难。 引 《书经·皋陶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⒈ 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例 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而斗争》 英 unite together with all the faith and dedication capable of; 国语辞典 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⒈ 真心诚意的团结在一起。 例 如:「国难当头,大家应精诚团结,共体时艰。」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戮力同心 [ lù lì tóng xīn ] ⒈ 齐心合力。 例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这以盟誓,生亡以婚姻。——《左传·成公二十三年》 英 pull together and work hard as a team; make concerted efforts; unite in a concerted effor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戮力壹心”。亦作“戮力一心”。谓齐心协力。戮,通“勠”。 引 《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 献公,及 穆公 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 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国语·晋语四》:“晋 郑 兄弟也,吾先君 武公 与 晋文侯 戮力一心,股肱 周 室,夹辅 平王。”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戮力同心,共成王事。”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自受命以来,幸仗诸大夫戮力同心,交邻御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ABAC式
意思解释:动词 ABAC式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同舟共济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同 字组词 心 字组词 戮 字组词 力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ABAC式
意思解释:同 字组词 心 字组词 叶 字组词 力 字组词
意思解释:同 字组词 心 字组词 合 字组词 力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同 字组词 德 字组词 协 字组词 力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同力协契 [ tóng lì xié qì ] ⒈ 犹言同心协力。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同心协力。 引 《南史·宋纪上》:“同力协契,所在蠭起,即日斩伪 徐州 刺史 安成王 脩、青州 刺史 弘。”
意思解释:同心合力 同心并力
意思解释:ABAC式
意思解释:辞典解释共同努力gòng tóng nǔ lì 大家一齐贡献心力。 如:「这项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完成。」近义词通力合作,群策群力英语 to work together, to collaborate德语 gemeinsame Anstrengungen unternehmen (V)法语 travailler en collaboration, travailler ensemble, collaborer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共同努力gòngtóngnǔlìㄍㄨㄥˋㄊㄨㄥˊㄋㄨˇㄌㄧˋ 大家一齐贡献心力。 如:「这项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完成。」 近义词 通力合作,群策群力 英语toworktogether,tocollaborate 德语gemeinsameAnstrengungenunternehmen(V) 法语travaillerencollaboration,travaillerensemble,collaborer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