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注音 ㄏㄥˊ ㄓㄥ ㄅㄠˋ ㄌ一ㄢˇ 解释 横:蛮横;征:征发;征税;敛:搜刮。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名目是规划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例子 这些财富,都是蒋介石等利用其独裁权力横征暴敛、假公济私而来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正音 “横”,不能读作“hèng”;“敛”,不能读作“jiǎn”。 辨形 “征”,不能写作“争”;“敛”,不能写作“连”。 辨析 横征暴敛和“苛捐杂税”、“敲骨吸髓”;都指反动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但横征暴敛偏重指用粗暴行动强行征收;搜刮;“苛捐杂税”偏重指征收苛刻而繁多的捐税;“敲骨吸髓”的语义重;偏重指多种多样的残酷的剥削、压榨行为;其手段
意思解释:拼音 qiāo zhà lè suǒ 注音 ㄑ一ㄠ ㄓㄚˋ ㄌㄜˋ ㄙㄨㄛˇ 解释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例子 一名宋福,一名王大路,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曲波《林海雪原》三三) 正音 “勒”,不能读作“lèi”。 辨形 “诈”,不能写作“榨”。 辨析 敲诈勒索与“巧取豪夺”有别:敲诈勒索的手段是硬的;对象是钱财、物品;“巧取豪夺”的手段是软硬兼施;对象除钱财、物品外;还可以是权利、职位等。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敲诈勒索是贬义词。 繁体 敲詐勒索 近义 巧取豪夺、仗势欺人、敲榨勒索 反义 拾金不昧 英语 racketeering(squeeze out of) 日语
意思解释:拼音 qiāo gǔ xī suǐ 注音 ㄑ一ㄠ ㄍㄨˇ ㄒ一 ㄙㄨㄟˇ 解释 敲碎骨头吸取骨髓。禅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比喻极残酷的剥削。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例子 清 冯桂芬《请减苏松太浮粮疏》:“向来暴敛横征之吏,所谓敲骨吸髓者,至此而亦无骨可敲无髓可吸矣。” 正音 “髓”,不能读作“suí”。 辨形 “髓”,不能写作“隋”。 辨析 敲骨吸髓与“横征暴敛”有别:敲骨吸髓偏重于残酷;其手段可多种多样;“横征暴敛”偏重于横暴;其手段只是指征收。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吃螃蟹腿 感情 敲骨吸髓是贬义词。 近义 巧取豪夺、刮骨吸髓 反义 乐善好施 英语 cruel, bloodsucking exploitation
意思解释:拼音 què jiǔ zhēng chá 注音 ㄑㄩㄝˋ ㄐ一ㄡˇ ㄓㄥ ㄔㄚˊ 解释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征茶太纷扰。”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榷酒征茶是中性词。 繁体 榷酒徵茶 近义 苛捐杂税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横征暴敛 [ héng zhēng bào liǎn ] ⒈ 参见:横征暴歛,横征暴敛。 引证解释 ⒈ 同“横徵暴赋”。 引 明 李东阳 《杂记·孟子直解》:“﹝ 冉求 ﹞反替他取民米粟,比往日又加了一倍,横征暴歛,日甚一日。” ⒉ 横徵暴斂:同“横徵暴赋”。 引 巴金 《和读者谈<家>》:“甚至在军阀横征暴敛一年征几年粮税的时候,他的收入还可以使整个家过得富裕、舒服。” 国语辞典 横征暴敛 [ héng zhēng bào liàn ] ⒈ 巧立名目,以强迫方式向人民收取重税。也作「横赋暴敛」、「横科暴敛」。 引 《痛史·第二四回》:「名目是规画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意思解释:榷 字组词 酒 字组词 征 字组词 茶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敲 字组词 骨 字组词 吸 字组词 髓 字组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