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jiǔ náng fàn dài 注音 ㄐ一ㄡˇ ㄋㄤˊ ㄈㄢˋ ㄉㄞˋ 解释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出处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例子 唐末马殷据湖南,称楚王,奢侈僭傲,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宋 陶岳《荆湘近事》) 正音 “囊”,不能读作“rǎng”。 辨形 “囊”,不能写作“襄”。 辨析 酒囊饭袋和“行尸走肉”;都指庸碌无能的人。但酒囊饭袋偏重在“不会做事”;“行尸走肉”偏重在“没有灵魂。”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胃 感情 酒囊饭袋是贬义词。 繁体 酒囊飯袋 近义 行尸走肉、衣架饭囊 反义 真才实学、能工巧匠、英雄好汉 英语 a glutton 俄语 никчёмный человек 日
意思解释:拼音 zǒu ròu xíng shī 注音 ㄗㄡˇ ㄖㄡˋ ㄒ一ㄥˊ ㄕ 解释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出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例子 郭沫若《论节奏》:“在寻常人看来,甚么东西都是死的,连活着的东西都是死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一个走肉行尸。”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感情 走肉行尸是贬义词。 繁体 走肉行屍 近义 行尸走肉、行尸走骨、走骨行尸
意思解释:拼音 xíng shī zǒu gǔ 注音 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ㄍㄨˇ 解释 见“行尸走肉”。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感情 行尸走骨是贬义词。 繁体 行屍走骨 近义 行尸走肉、走肉行尸 英语 a living corpse
意思解释:拼音 zǒu gǔ xíng shī 注音 ㄗㄡˇ ㄍㄨˇ ㄒ一ㄥˊ ㄕ 解释 行尸:会行走的尸体。比喻虽有形骸却没有灵魂,庸碌无能、毫无生气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柳梢青》词:“走骨行尸,贪财竞色,枉销年月。”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感情 走骨行尸是贬义词。 繁体 走骨行屍 近义 行尸走肉、走肉行尸、行尸走骨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酒囊饭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⒈ 无能无智、唯以饮食酒饭最有能耐之徒。 英 a good-for-nothing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讥讽无能的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 引 《类说》卷二二引 宋 陶岳 《荆湖近事》:“马氏 奢僭,诸院王子僕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明 吴炳 《西园记·冥拒》:“这酒囊饭袋,真是草包哩!” 亦作“酒囊饭包”。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嬈。” 国语辞典 酒囊饭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⒈ 讥称只会吃喝,而不会办事的无能之人。参见「饭坑酒囊」条。 引 《类说·卷二二·引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三侠五义·第六〇回》:「这样的酒囊饭袋的人,也敢称个『侠』
意思解释:行 字组词 尸 字组词 走 字组词 骨 字组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