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半途而废,半途而罢 [ bàn tú ér fèi,bàn tú ér bà ] ⒈ 废:停止。半路上停下来。比喻工作没做完就停止了。 例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 陛下持之不坚,半途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英 do sth.by halves; leave off sth.halfway; give up halfway; 国语辞典 半途而废 [ bàn tú ér fèi ] ⒈ 事情没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引 《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 《西游记·第五七回》:「沙僧只叫:『怎么好!怎么好!』这诚所谓半途而废,中道而止也!」 近 半途自画 半途而罢 功亏一篑 反 贯彻始终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英语 to give up halfway (idiom); leave sth unfinished 德语 auf halben Weg aufgeben 法语 s'arrêter à mi-chemin, s'arrêter sur sa lancée
意思解释:拼音 bàn tú ér fèi 注音 ㄅㄢˋ ㄊㄨˊ ㄦˊ ㄈㄟˋ 解释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例子 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半途而废,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废,左部是“广”,不是“疒”。 辨析 半途而废和“浅尝辄止”;都含有“中途停止;没有做到底”的意思。半途而废偏重在工作已做了不少;“浅尝辄止”偏重在稍微尝试一下。半途而废多用于事业和工作及学习和研究上;并带有惋惜的意味;“浅尝辄止”多用于学习上;有时也用于研究上。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歇后语 走路
意思解释:拼音 hǔ tóu shé wěi 注音 ㄏㄨˇ ㄊㄡˊ ㄕㄜˊ ㄨㄟˇ 解释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例子 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冰心《陶奇的星期日记》) 正音 “头”,不能读作“tou”;“尾”,不能读作“yǐ”。 辨析 虎头蛇尾和“有始无终”;都表示做事情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不同在于:①虎头蛇尾多比喻做事起初声势大;后来劲头小;“有始无终”没有此意。②虎头蛇尾是比喻性的;用于强调不了了之的意思时;“有始无终”是直陈性的;用于强调半途而废的意思时。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歇后语 大虫头长
意思解释:拼音 yǒu tóu wú wěi 注音 一ㄡˇ ㄊㄡˊ ㄨˊ ㄨㄟˇ 解释 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说话做事不完整。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例子 倘若不幸而至于有头无尾,你又有颁布者什么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四五回) 正音 “尾”,不能读作“yǐ”。 辨形 “尾”,不能写作“委”。 辨析 见“有始无终”。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只留序曲 感情 有头无尾是贬义词。 繁体 有頭無尾 近义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反义 自始至终 英语 have a beginning but no end(leave something half done)
意思解释:拼音 yī pù shí hán 注音 一 ㄆㄨˋ ㄕˊ ㄏㄢˊ 解释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例子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珠妓情殉》:“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 正音 “暴”,不能读作“bào”。 辨形 “暴”,不能写作“爆”。 辨析 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 一暴十寒是贬义词。 近义 三心二意、有始无终、为德不终 反义 持之以恒、有始有终、有头有尾 英语 expose sth. to sunheat for one day and to cold for ten days
意思解释:拼音 yī pù shí hán 注音 一 ㄆㄨˋ ㄕˊ ㄏㄢˊ 解释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例子 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叶圣陶《英文教授》)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 一曝十寒是贬义词。 近义 三心二意、有始无终、为德不终 反义 持之以恒、有始有终、有头有尾 英语 work by fits and starts 日语 努力(どりょく)が長続(ながつづ)きしない,三日坊主(みっかぼうず),根気(こんき)が続かない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虎头蛇尾 [ hǔ tóu shé wěi ] ⒈ 装着虎头,拖着蛇尾。比喻为人诡诈,言行不一。 例 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著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元曲选·李逵负荆》 英 in like a lion,out like a lamb; ⒉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例 抒情作品中的思想性往往虎头蛇尾。 英 top-heavy; fine start and poor finish;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引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麵搬兴废,转背言词説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安老爷 早打定了一个主意,无论拚着自己,淘乾心血,讲破唇皮,总要把这姑娘成全到安富尊荣,称心如意,总算这桩事作得不落虎头蛇尾。”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意思解释:拼音 yǒu chū xiǎn zhōng 注音 一ㄡˇ ㄔㄨ ㄒ一ㄢˇ ㄓㄨㄥ 解释 鲜:少。有开始,很少有终结。指做事有头无尾。 出处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有初鲜终是中性词。 近义 有始无终、有头无尾
意思解释: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一暴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⒈ 晒一天,冷十天。比喻懈怠时多,努力时少,没有恒心。 英 work by fits and start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一曝十寒”。晒一天,冷十天。比喻做事没有恒心。 引 《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引 宋 吴镒 《上陈丞相书》:“一 齐 众 楚,薛居州 不能善其君;一暴十寒,虽 孟子 不能智其主。”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珠妓情殉》:“所与游者,多非益友,酒食游戏相徵逐者,趾错於庭,纵有二三老成持重者施以针砭,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 叶圣陶 《英文教授》:“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句句是中国话。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工夫完全抛荒。” 国语辞典 一暴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⒈ 语本比喻人
意思解释:一 字组词 曝 字组词 十 字组词 寒 字组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