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阿谀 [ ē yú ] ⒈ 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 例 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辈谄阿谀之贼。——《三国演义》 阿谀曲从。 老练的阿谀可以买动一个老实人。 英 flatter; toady; 引证解释 ⒈ 迎合谄媚。 引 《汉书·匡衡传》:“於是司隶校尉 王尊 劾奏:‘ 衡 谭 ……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諛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彼 全忠 一凶人,犹知以顺旨为可杀。而世之小人,方以阿諛为保身之良策,何哉?” 清 陈梦雷 《赠高宪于公》诗:“里曲詎阿諛,风謡附雅豳。”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又不屑于学习那谄媚阿谀的妾妇之道来换取婆婆的欢心。” 国语辞典 阿谀 [ ē yú ] ⒈ 阿附谄谀。 引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吾生为袁
意思解释:谄媚 谄媚,汉语词汇。 拼音:chǎn mèi 释义:卑微地奉承,讨好别人。 基本解释 谄媚 chǎnmi [flatter;fawnon;adulate]卑贱地奉承,讨好别人 看守满脸谄媚相 辞典解释 谄媚chǎnmèiㄔㄢˇㄇㄟˋ 逢迎巴结。 《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曲辞谄媚,交乱懿亲。」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但谄媚取容,虽暗亦所明识也。」 近义词 奉承,趋奉,谄谀 网络解释 谄媚 谄媚,汉语词汇。 拼音:chǎnmèi 释义:卑微地奉承,讨好别人。
意思解释:阿谀 阿谀是指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 基本解释 阿谀 ēy [flatter;toady]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 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辈谄阿谀之贼。《三国演义》 阿谀曲从 老练的阿谀可以买动一个老实人 辞典解释 阿谀ēyúㄜㄩˊ 阿附谄谀。 《隋书.卷六一.郭衍传》:「衍能揣上意,阿谀顺旨。」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汝辈谗谄阿谀之贼!」 近义词 谄媚,谄谀,迎阿 反义词 谏诤 英语toflatter,totoady 网络解释 阿谀 阿谀是指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
意思解释:谄谀 谄谀,汉语词汇。 拼音:chǎn yú 释义:1、谄媚阿谀。2、指长于阿谀奉承的人。 出处: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谄谀之臣。——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基本解释 谄谀 chǎny [sweettalk;toady;flatter]谄媚阿谀 谄谀取容 辞典解释 谄谀chǎnyúㄔㄢˇㄩˊ 逢迎阿谀。 《左传.昭公六年》:「民不贰,吾君贿,左右谄谀,作大事不以信,未尝可也。」 《三国演义.第九三回》:「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 近义词 奉承,趋奉,献媚,谄媚,阿谀,谀媚 网络解释 谄谀 谄谀,汉语词汇。 拼音:chǎnyú 释义:1、谄媚阿谀。2、指长于阿谀奉承的人。 出处: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谄谀之臣。——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