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ān fèn shǒu jǐ 注音 ㄢ ㄈㄣˋ ㄕㄡˇ ㄐ一ˇ 解释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出处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例子 从此养好了,可要安分守己,再别胡行乱闹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正音 “分”,不能读作“fēn”。 辨形 “己”,不能写作“已”、“巳”。 辨析 安分守己和“循规蹈矩”、“奉公守法”;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不同在于: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作非为;“循规蹈矩”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规;不轻举妄动;“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意思解释:拼音 jiǎo tà shí dì 注音 ㄐ一ㄠˇ ㄊㄚˋ ㄕˊ ㄉ一ˋ 解释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例子 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正音 “踏”,不能读作“tā”。 辨析 脚踏实地和“兢兢业业”;都包含“做事很踏实”的意思。但脚踏实地为“实事求是”;用于治学和做事方面;“兢兢业业”为“小心;谨慎”;仅用在做事上。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谜语 跳伞着陆 感情 脚踏实地是褒义词。 繁体 脚踏實地 近义 足履实地 反义 好高骛远 英语 do solid work 俄语 деловитость по-деловому 日语 堅実(かんじつ)である,着実(ちゃくじつ)であ
意思解释:拼音 shí shì qiú shì 注音 ㄕˊ ㄕˋ ㄑ一ㄡˊ ㄕˋ 解释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例子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我们对待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客气才好。” 辨形 “是”,不能写作“士”。 辨析 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都有“做事认真;从实际出发”之意;但实事求是有“研究和探求事物发展规律”之意;而“脚踏实地”没有此意。实事求是多用于形容做事方法上;而“脚踏实地”多形容做事的精神和态度。 用法 紧缩式;作定语、补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三担牛粪六筲箕 谜语 找根据;不图虚假,查明真相 感情 实事求是是褒义词。 繁体 實事裘是 近义 脚踏实地 反义 有名无实、
意思解释:拼音 qiè qiè shí shí 注音 ㄑ一ㄝˋ ㄑ一ㄝˋ ㄕˊ ㄕˊ 解释 踏踏实实,确实具体。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七回:“你来倒是切切实实的做两首罢!” 例子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用法 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感情 切切实实是中性词。 繁体 切切實實 近义 踏踏实实、确确实实 英语 earnestly(down-to-earth) 俄语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на деле)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⒈ 脚踏稳在地上,常有站稳义。比喻做事认真踏实。 引证解释 ⒈ 脚踏稳在地上,常有站稳义。 引 《西游记》第二二回:“我把你这个泼怪!你上来!这高处,脚踏实地好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但觉身轻於叶,如堕云雾中,耳畔作风涛澎湃声,约炊许,脚踏实地。” 许杰 《旅途小记》:“而这一只脚之所以能够脚踏实地,而且又正好踏在这一地点的原因,却又因为另一只脚踏稳了地面。” ⒉ 比喻做事认真踏实。 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 康节 曰:‘某何如人?’曰:‘ 君实 脚踏实地人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大古是脚踏实地,你从来本性我须知。” 严复 《救亡决论》:“今夫生人之计虑智识,其开也,必由粗以入精,由显以至奥,层累阶级,脚踏实
意思解释:AABB式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⒈ 安于命定的本分,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 英 abide by the law and behave oneself; act proper to one's status; behave discreetly; ⒉ 为人规矩老实,做事不敢越轨。 例 还是安分守己做做工吧!——陆文夫《唐巧娣翻身》 英 know one’s place; 引证解释 ⒈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引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大抵姦人作事皆然,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躐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倖乎?” 《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説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只为一点慳吝未除,便弄出非常大事。” 鲁迅 《准风月谈·后记》:“然而‘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我知道自己终于不能安分守己。” 亦作“安份守己”。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所以我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