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不理 [ bù lǐ ] ⒈ 置于不顾,不理睬。 例 别不理他,要帮助他。 英 do not bother about; ignore; ⒉ 不理会,不在乎,不当一回事。 例 我才不理这些闲话呢。 英 pay no attention to;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不利,不顺。 引 《孟子·尽心下》:“稽 大不理於口。” 赵岐 注:“为众口所訕。理,赖也。” 焦循 正义:“不理於口,犹云不利於人口也。” 杨伯峻 译注:“‘理’字亦可训‘顺’,则‘不理於口’犹言‘不顺於人口’。” ⒉ 谓不治理公务。 引 《后汉书·胡广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 伯始。’” 《南史·谢朏传》:“朏 居郡,每不理,常务聚歛,众颇讥之,亦不屑也。” ⒊ 理不清。 引 汉 张衡 《思玄赋》:“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繽纷而不理。” 晋 陆机 《文赋》:“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 ⒋ 不理睬。 引 元 无名氏 《抱
意思解释:不理 《不理: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是2011年黄山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一。 基本解释 不理 bùlǐ (1)[donotbotherabout;ignore]∶置于不顾,不理睬 别不理他,要帮助他 (2)[paynoattentionto]∶不理会,不在乎,不当一回事 我才不理这些闲话呢 辞典解释 不理bùlǐㄅㄨˋㄌㄧˇ 不理会。 《红楼梦.第六○回》:「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 《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此时祗因三个高徒、一个儿子,都是未曾授室之人,只好装作不听见,不理他们。」 近义词 不睬 不懂、无法理解。 《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不利。 《孟子.尽心下》:「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不处理。 如:「不理正务。」 英语torefuset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