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发冲冠 [ fā chōng guān ] ⒈ 同“发上冲冠”。 引证解释 ⒈ 同“髮上衝冠”。 引 南朝 齐 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紈,节士慷慨髮衝冠。” 唐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诗:“嬴氏 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髮衝冠。”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之一:“吾生非壮士,於此髮衝冠。” 龚华声 等《普通党员》:“他发冲冠,气冲霄,怒火燃烧;心如割,肠如绞,热泪双抛。”
意思解释:拼音 dà fā léi tíng 注音 ㄉㄚˋ ㄈㄚ ㄌㄟˊ ㄊ一ㄥˊ 解释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例子 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辨析 (一)大发雷霆和“怒不可遏”。都形容非常愤怒。但大发雷霆重“声”不重“形”;多形容发怒时高声斥责;“怒不可遏”重“形”不重“声”。形容愤怒的感情上不可遏止地显露出来。(二)“暴跳如雷”和大发雷霆;都形容大发脾气。但“暴跳如雷”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大发雷霆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指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谜语 雷雨天 感情 大发雷霆是中性词。 繁体 大發靁霆
意思解释:拼音 lǎo xiū chéng nù 注音 ㄌㄠˇ ㄒ一ㄡ ㄔㄥˊ ㄋㄨˋ 解释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例子 那家伙老羞成怒,逼着她往前走。(梁斌十三《红旗谱》)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因羞愧恼恨而发怒。 感情 老羞成怒是中性词。 近义 恼羞成怒、老羞变怒 反义 兴高采烈 英语 be shamed into anger 俄语 от задетого самолюбия прийти в ярость 日语 恥ずかしすぎて怒(おこ)り出す 德语 aus Scham in Wut geraten(durch eine Blamage in Rage versetzt werden) 法语 sous le coup d'humiliations répétées,finir par se fǎcher
意思解释:拼音 nù róng mǎn miàn 注音 ㄋㄨˋ ㄖㄨㄥˊ ㄇㄢˇ ㄇ一ㄢˋ 解释 满脸怒气。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老残看刚弼怒容满面,连声吆喝,却有意呕着他顽,便轻轻的说道:‘你先莫问我是什么人,且让我说两句话。’” 例子 他仍然怒容满面,因为没有得到批准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人发怒。 感情 怒容满面是中性词。 繁体 怒容滿靣 近义 怒形于色、怒容可掬 反义 笑容可掬 英语 be ablaze with anger(look very angry)
意思解释:拼音 nù huǒ zhōng shāo 注音 ㄋㄨˋ ㄏㄨㄛˇ ㄓㄨㄥ ㄕㄠ 解释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例子 听到那淫妇口出恶语,宋江气得怒火中烧,提刀上前,一刀结果了她的性命。 正音 “中”,不能读作“zōng”。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激愤。 谜语 气化 感情 怒火中烧是中性词。 繁体 怒火中燒 近义 怒不可遏、怒形于色、怒气冲天 反义 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喜气洋洋 英语 burst in anger 俄语 в груди кипит гнев 德语 zornerfüllt
意思解释:拼音 nù mù qiè chǐ 注音 ㄋㄨˋ ㄇㄨˋ ㄑ一ㄝˋ ㄔˇ 解释 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愤恨之极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 出处 晋 刘伶《酒德颂》:“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例子 谈到这些,壮族老人和两三个壮族年轻人都怒目切齿。(秦牧《壮族与我》) 正音 “切”,不能读作“qiē”。 辨形 “切”,不能写作“且”。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愤恨之极。 感情 怒目切齿是中性词。 繁体 怒目切齒 近义 咬牙切齿、怒不可遏、金刚怒目 反义 眉开眼笑、喜笑颜开、喜不自胜 英语 gnash the teeth with angry looks
意思解释:拼音 nù qì chōng tiān 注音 ㄋㄨˋ ㄑ一ˋ ㄔㄨㄥ ㄊ一ㄢ 解释 怒气直冲天际。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例子 任大老爷见了,更加怒气冲天。(清 张春帆《宦海》第十三回) 正音 “冲”,不能读作“chòng”。 辨析 见“勃然大怒”。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怒气冲天是贬义词。 繁体 怒氣衝天 近义 怒发冲冠 反义 欣喜若狂 英语 be in a towering rage 法语 bouillir de colère(sortir de ses gonds)
意思解释:拼音 nǎo xiū chéng nù 注音 ㄋㄠˇ ㄒ一ㄡ ㄔㄥˊ ㄋㄨˋ 解释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例子 听了大家的批评,他非但不虚心接受,反而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辨形 “恼”,不能写作“脑”。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谜语 曹操杀吉平 感情 恼羞成怒是贬义词。 繁体 惱羞成怒 近义 义愤填膺、恼羞变怒 反义 心平气和 英语 turn shame into anger 俄语 прикрыть стыд гневом 日语 恥(はず)かしさのあまり怒り出す 德语 aus Scham in Wut geraten 法语 s'emporter sous le coup de l'humiliation
意思解释:拼音 nù bù kě è 注音 ㄋㄨˋ ㄅㄨˋ ㄎㄜˇ ㄜˋ 解释 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例子 面对反革命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 正音 “遏”,不能读作“jié”。 辨形 “遏”,不能写作“渴”。 辨析 怒不可遏和“怒形于色”;都用来表示十分愤怒。但怒不可遏含有愤怒的程度深。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愤怒。 谜语 一气贯通 感情 怒不可遏是中性词。 近义 怒形于色 反义 心平气和、喜不自胜 英语 be angry beyond all control 俄语 выйти из себя 日语 怒(おこ)りを押えきれない 德语 vor Empǒrung auβer sich sein(vor Wut toben) 法语 frémir de colère(dans un accès de colère)
意思解释:拼音 nù fà chōng guān 注音 ㄋㄨˋ ㄈㄚˋ ㄔㄨㄥ ㄍㄨㄢ 解释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例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宋 岳飞《满江红》词) 正音 “发”,不能读作“fā”;“冲”,不能读作“chòng”;“冠”,不能读作“guàn”。 辨形 “冲”,不能写作“忡”;“冠”,不能写作“寇”。 辨析 见“勃然大怒”。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 感情 怒发冲冠是中性词。 繁体 怒發衝冠 近义 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 反义 欣喜若狂、喜形于色、喜不自胜 英语 be in a towering rage 俄语 волосы встают дыбом от гнева 日语 怒髪(どはつ)天(てん)をつく 德语 sich vor Zorn die Haare raufen(
意思解释:拼音 qī qiào shēng yān 注音 ㄑ一 ㄑ一ㄠˋ ㄕㄥ 一ㄢ 解释 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形容气愤至极;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忽闻此言,吓得三尺神散,七窍生烟。” 例子 听到他不告而别的消息,老李气得七窍生烟,双脚直跳。 正音 “窍”,不能读作“qiǎo”。 辨形 “窍”,不能写作“窃”。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分句;含贬义。 感情 七窍生烟是贬义词。 繁体 七竅生煙 近义 怒形于色、愤然作色 反义 心平气和 英语 in state of great fury(foam with anger) 俄语 из всех отверстий повалил дым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大发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⒈ 暴怒,发泄出强烈的怒气。 例 对这种少有的拖延大发雷霆。 英 storm; be furious; be torn by rage; ⒉ 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例 他大发雷霆,因为她用泥弄脏了汽车。 英 become furious;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大发脾气。 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不知怎样,妓家得罪了那位师爷,师爷大发雷霆,把席面掀翻了,把船上东西打个稀烂。”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邓主任 在大发雷霆--说要枪毙你们呢!” 国语辞典 大发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⒈ 比喻发怒、大声责骂。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陈秀才大发雷霆,嚷道:『人命关天,怎便将我家人杀害了?』」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钦差大发雷霆,板了脸厉声骂道。」 近 大肆咆哮 怒不可遏 反 平心静气 息事宁人 心平气和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老羞成怒 [ lǎo xiū chéng nù ] ⒈ 因恼恨羞愧而发怒。亦作:老羞变怒。 引证解释 ⒈ 因恼恨羞愧而发怒。 引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任他那上司百般的牢笼,这事他絶不吐口应许。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张志让 律师当日为 沉老先生 的辩护人,不知说了什么直率的话,那检察官居然老羞成怒,大发雷霆。” 亦作“老羞变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想因却籢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儒林外史》第一回:“但他这一番回去,必定向 危素 説; 危素 老羞变怒,恐要和我计较起来。” 国语辞典 老羞成怒 [ lǎo xiū chéng nù ] ⒈ 羞愧到了极限而转变成恼怒。也作「恼羞成怒」。 引 《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怒 字组词 火 字组词 中 字组词 烧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怒 字组词 目 字组词 切 字组词 齿 字组词
意思解释:怒 字组词 气 字组词 冲 字组词 天 字组词
意思解释:怒 字组词 容 字组词 满 字组词 面 字组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发冲冠 发冲冠是一个词语,出自于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基本解释 同"发上冲冠"。 网络解释 发冲冠 发冲冠是一个词语,出自于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