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公函 [ gōng hán ] ⒈ 文书的一种。用于与同级单位、部门或不相隶属的单位、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商办事宜等。 英 official letter; ⒉ 正式的或官方的书信。 英 missive; 引证解释 ⒈ 平行的机关、团体间来往的公文函件。亦泛指公家的函件。 引 冰心 《斯人独憔悴》:“一个礼拜以后, 南京 学堂来了一封公函,报告开学的日期。” 国语辞典 公函 [ gōng hán ] ⒈ 一种公文。用于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往复公文时。 近 公牍 公文 ⒉ 多数人联合署名的信函。 英语 official letter 德语 amtliche Bekanntmachung 法语 lettre officielle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公牍 [ gōng dú ] ⒈ 公文。指官方的记载、文告等。 引证解释 ⒈ 公文。 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误助》:“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 刘韶美 名 仪凤,守 蜀 郡,尝有公牘至省部,单书一 仪 字。”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辞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凡朝廷之詔旨,臣工之章疏,本管之上下文移,隔省之关提、照会,统谓之公牘。” 章炳麟 《文学论略》:“以比类知源为要者,典章是也;以便俗致用为要者,公牘是也。” 鲁迅 《华盖集·答KS君》:“倘要开头,他们还得有一个更通古学,更长古文的人,才能胜对垒之任,单是现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牍和游谈的堆积,纸张虽白,
意思解释:公函 公函,正式的或官方的书信。公函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间商洽和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公函的使用范围很广,平行机关或者不相隶属机关间联系工作是可以使用公函,上下级之间的联系、询问、答复工作时,也可以使用公函。 函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便函与函虽只有一字之别,但它不是公文文种,而是与“文件格式”相区别的一种文件形式。 基本解释 公函 gōnghn (1)[officialletter]∶文书的一种。用于与同级单位、部门或不相隶属的单位、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商办事宜等 (2)[missive]∶正式的或官方的书信 辞典解释 公函gōnghánㄍㄨ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