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伶仃 [ líng dīng ] ⒈ 孤苦无依靠。 例 斜阳孤影叹伶仃,横按乌藤坐草亭。——陆游《幽居遣怀》 英 left alone without help; ⒉ 瘦弱无力的样子。 例 瘦骨伶仃。 英 thin and weak;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伶丁”。 ⒉ 孤独貌。 引 《文选·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 李善 注引旧题 汉 李陵 《赠苏武》诗:“远处天一隅,苦困独伶丁。” 宋 陆游 《幽居遣怀》诗:“斜阳孤影嘆伶仃,横案乌籐坐草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伶仃独步,无可问程。”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他现在只他一人同一遗腹子孤苦伶仃的住在母家。” ⒊ 形容瘦弱或细长。 引 元 王德信 《四块玉》套曲:“则我这瘦伶仃形体如柴。” 《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谁人知道我心头,天害的我伶仃瘦。” 鲁迅 《呐喊·故乡》:“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孤独 [ gū dú ] ⒈ 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的人。 例 百姓有不理(不合理)者如豪(同“毫”)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荀子·王霸》 英 lonely people; 孤独 [ gū dú ] ⒈ 孤立无所依附。 例 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筑路》 英 isolated; lonely; ⒉ 独自一个人;孤单。 例 老汉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英 alone; ⒊ 不合群;不喜欢跟人来往。 例 他性情孤独,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英 friendless; lonely; 引证解释 ⒈ 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 引 《礼记·王制》:“恤孤独,以逮不足。” 《管子·四时》:“论孤独,恤长老。”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高年者人所尊敬,鰥寡孤独者人所哀怜也。” 宋 叶适 《徐公墓志铭》:“今鰥寡孤独夜宿煖堂寒苦,而僦钱无所得。” ⒉ 孤立无援,孤单
意思解释:孤独 (汉语词语)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基本解释 孤独 gūd [lonelypeople]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的人 百姓有不理(不合理)者如豪(同毫)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荀子王霸》 孤独 gūd (1)[isolated;lonely]∶孤立无所依附 小车站孤独地隐在树林里。《筑路》 (2)[alone]∶独自一个人;孤单 老汉拄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在田野上。《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3)[friendless;lonely]∶不合群;不喜欢跟人来往 他性情孤独,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辞典解释 孤独gūdúㄍㄨㄉㄨˊ 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的人。 《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荀子.王霸》:「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
意思解释: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