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藏弓烹狗 [ cáng gōng pēng gǒu ] ⒈ 《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得鱼忘筌 [ dé yú wàng quán ] ⒈ 筌是用来捕鱼的器具。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东西。 例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庄子·外物》 英 forget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d is attained; forget the trap as soon as the fish is caught; 引证解释 ⒈ 见“得鱼忘荃”。 国语辞典 得鱼忘筌 [ dé yú wàng quán ] ⒈ 筌,捕鱼用的竹器。得鱼忘筌指捕得了鱼,便忘掉了筌。语本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后转比喻人在成功后就忘本背恩。明·朱权。 引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荆钗记·第一五出》:「愿他独占魁选,荣显。母妻封赠受皇宣,门楣显,姓名传。得鱼后,怎忘筌?」 近 兔死狗烹 过河拆桥 反 饮水思源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得鱼忘荃 [ dé yú wàng quán ] ⒈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引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成玄英 疏:“筌,鱼笱也,以竹为之,故字从竹。亦有从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饵鱼,置香於柴木芦苇之中以取鱼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脚,故谓之蹄。此二事,譬也。”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郭沫若 《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得兔忘蹄 [ dé tù wàng tí ] ⒈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得鱼忘荃”。参见“得鱼忘荃”。 引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宋 姜夔 《白石道人诗说》:“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蹄者乎?”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⒈ 用仇恨来回报受到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例 要罗织月娘出官,恩将仇报。——《金瓶梅》 英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one; requite kindness with enmity; 引证解释 ⒈ 谓受人恩惠却反而报以仇恨。 引 《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説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当初这衣服,都是我先夫留下的。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仇报,反成 吴 越 !” 张天翼 《夏夜梦》:“她也不想想是谁把她领大了的,她如今可恩将仇报,这畜生!” 国语辞典 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⒈ 为了私利,反以仇恨的举动对待爱顾自己的人。也作「恩将雠报」。 引 《西游记·第三〇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近 以怨报德 养老鼠咬布袋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过桥拆桥 [ guò qiáo chāi qiáo ] ⒈ 见“过河拆桥”。 引证解释 ⒈ 见“过河拆桥”。 国语辞典 过桥拆桥 [ guò qiáo chāi qiáo ] ⒈ 比喻不念旧情,忘恩负义。也作「过河拆桥」。 引 《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现在的人,都是过桥拆桥的,到了那时候,你去朝他张口,他理都不理你呢!」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过桥抽板 [ guò qiáo chōu bǎn ] ⒈ 犹言过河拆桥。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过河拆桥。 引 《孽海花》第三一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復你。” 沙汀 《淘金记》二六:“我们两个人给你凑一个好了,不然你会以为我们过桥抽板。” 国语辞典 过桥抽板 [ guò qiáo chōu bǎn ] ⒈ 比喻不念旧情,忘恩负义。也作「过河拆桥」。 例 如:「你和他交往应该小心,因为他是一个过桥抽板的人。」 反 没齿不忘
意思解释:拼音 cáng gōng pēng gǒu 注音 ㄘㄤˊ ㄍㄨㄥ ㄆㄥ ㄍㄡˇ 解释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 感情 藏弓烹狗是贬义词。 近义 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英语 the bow will be set aside,the hounds will be stewed and eaten--kick out somebody
意思解释:拼音 dé tù wàng tí 注音 ㄉㄜˊ ㄊㄨˋ ㄨㄤˋ ㄊ一ˊ 解释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出处 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例子 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蹄者乎?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过河拆桥。 感情 得兔忘蹄是中性词。 繁体 得兎忘蹏 近义 过河拆桥、得鱼忘筌
意思解释:拼音 dé yú wàng quán 注音 ㄉㄜˊ ㄩˊ ㄨㄤˋ ㄑㄨㄢˊ 解释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出处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例子 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过河拆桥。 感情 得鱼忘荃是贬义词。 繁体 得魚忘荃 近义 过河拆桥、得鱼忘筌 英语 When the fish is caught the net is laid aside.
意思解释:拼音 dé yú wàng quán 注音 ㄉㄜˊ ㄩˊ ㄨㄤˋ ㄑㄨㄢˊ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例子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0回:“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得鱼忘筌是贬义词。 繁体 得魚忘筌 近义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反义 饮水思源 英语 forget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d is attained(forget the trap as soon as the fish is caught)
意思解释:拼音 ēn jiāng chóu bào 注音 ㄣ ㄐ一ㄤ ㄔㄡˊ ㄅㄠˋ 解释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例子 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正音 “将”,不能读作“jiàng”。 辨形 “恩”,不能写作“思”。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同以怨报德。 谜语 打渔杀家 感情 恩将仇报是贬义词。 繁体 恩將讎報 近义 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反义 以德报恩 英语 requite kindness with enmity 俄语 платить злом за добрó 日语 恩を仇(あだ)で返す 德语 eine Wohltat mit Undank lohnen(Gutes mit Bǒsem vergelten) 法语 rendre le mal pour le bien(ingrat)
意思解释:拼音 guò qiáo chāi qiáo 注音 ㄍㄨㄛˋ ㄑ一ㄠˊ ㄔㄞ ㄑ一ㄠˊ 解释 见“过河拆桥”。 出处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但是现在的人总是过桥拆桥,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请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例子 雍正庚戌,贡士宋长城对策,有请废科目之议。置三甲末,停其选用。此元人所谓过桥拆桥者耶?清·阮葵生《荼馀客话》卷二 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为人不好。 感情 过桥拆桥是贬义词。 繁体 過橋拆橋 近义 过河拆桥 英语 kick down the ladder
意思解释:拼音 guò qiáo chōu bǎn 注音 ㄍㄨㄛˋ ㄑ一ㄠˊ ㄔㄡ ㄅㄢˇ 解释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例子 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同过河拆桥。 感情 过桥抽板是贬义词。 繁体 過橋抽板 近义 过河拆桥 英语 The danger past and God forgotten.
意思解释:拼音 huò tù pēng gǒu 注音 ㄏㄨㄛˋ ㄊㄨˋ ㄆㄥ ㄍㄡˇ 解释 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出处 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例子 你要小心他干获兔烹狗的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同“过河拆桥”。 感情 获兔烹狗是贬义词。 繁体 獲兎烹狗 近义 过河拆桥
意思解释:拼音 jì hé fén zhōu 注音 ㄐ一ˋ ㄏㄜˊ ㄈㄣˊ ㄓㄡ 解释 济:渡过;焚:烧。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形容断绝退路;准备决一死战。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例子 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 正音 “济”,不能读作“jǐ”。 辨形 “济”,不能写作“挤”。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表示决心死战。 感情 济河焚舟是中性词。 繁体 濟河焚舟 近义 过河拆桥、有进无退 英语 burn one's boats(draw the sword and throw away the scabbard)
意思解释:拼音 jiàn lì wàng yì 注音 ㄐ一ㄢˋ ㄌ一ˋ ㄨㄤˋ 一ˋ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子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辨析 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见利忘义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歇后语 拾钱不识街坊 谜语 见钱
意思解释: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注音 ㄋ一ㄠˇ ㄐ一ㄣˋ ㄍㄨㄥ ㄘㄤˊ 解释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例子 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鸟尽弓藏”之祸。(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正音 “藏”,不能读作“zàng”。 辨形 “尽”,不能写作“进”。 用法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常与兔死狗烹连用。 感情 鸟尽弓藏是贬义词。 繁体 鳥儘弓藏 近义 过河拆桥、兔死狗烹 反义 知恩图报 英语 cast sb.aside when he has served hispurpose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获兔烹狗 [ huò tù pēng gǒu ] ⒈ 犹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者。 引证解释 ⒈ 犹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者。 引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南洋 一带,苟微 华 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然篳路蓝缕之功,在公论者,终不没於天下。”
意思解释: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注音 ㄊㄨˋ ㄙˇ ㄍㄡˇ ㄆㄥ 解释 野兔捕杀了;猎狗无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抛弃或杀掉。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例子 大凡古来有识见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后来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祸。(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 正音 “烹”,不能读作“hēng”、“xiǎng”。 辨形 “烹”,不能写作“享”。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讽刺用语。 感情 兔死狗烹是中性词。 繁体 兎死狗烹 近义 鸟尽弓藏、卸磨杀驴 反义 始终不渝、感恩戴德 英语 cook the hound when the hares have been run down
意思解释: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注音 ㄨㄤˋ ㄣ ㄈㄨˋ 一ˋ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例子 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 辨形 “恩”,不能写作“思”。 辨析 忘恩负义和“背信弃义”都含有不顾道义的意思。但忘恩负义偏重在忘恩;“背信弃义”偏重在背信。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谴责。 谜语 肥狗咬主人 感情 忘恩负义是贬义词。 繁体 忘恩負義 近义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反义 以德报怨、饮水思源、感恩戴德 英语 turn on one's friend 俄语 оказáться неблагодáрным 日语 恩(おん)を忘れて道義(どうぎ)にそむく 德语 Wohlwollen mit Undank vergelte
意思解释:拼音 xiè mò shā lǘ 注音 ㄒ一ㄝˋ ㄇㄛˋ ㄕㄚ ㄌㄩˊ 解释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 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例子 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帮助自己篡权夺位的人,往往采取卸磨杀驴的手段来处置。 正音 “杀”,不能读作“sā”。 辨形 “卸”,不能写作“谢”。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感情 卸磨杀驴是贬义词。 繁体 卸磨殺驢 近义 过河拆桥、翻脸无情 反义 一往情深、感恩戴德 英语 get rid of somebody as soon as he has done his job
意思解释:拼音 fēi niǎo jìn,liáng gōng cáng 注音 ㄈㄟ ㄋ一ㄠˇ ㄐ一ㄣˋ,ㄌ一ㄤˊ ㄍㄨㄥ ㄘㄤˊ 解释 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感情 蜚鸟尽,良弓藏是中性词。 繁体 蜚鳥盡,良弓藏 近义 过河拆桥、飞鸟尽,良弓藏 英语 kick somebody out after his services are no longer required
意思解释:拼音 shàng shù bá tī 注音 ㄕㄤˋ ㄕㄨˋ ㄅㄚˊ ㄊ一 解释 比喻引诱别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出处 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例子 你不要老干那种上树拔梯的坏事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感情 上树拔梯是贬义词。 繁体 上樹拔梯 近义 落井下石、过河拆桥 英语 remove the ladder after somebody has been upstairs
意思解释:拼音 dé yì wàng quán 注音 ㄉㄜˊ 一ˋ ㄨㄤˋ ㄑㄨㄢˊ 解释 捕得鱼后;忘了捕鱼的竹器。比喻达到目的之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出处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例子 人活一世,应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情,而不可忘恩负义,得意忘筌。 正音 “筌”,不能读作“qiǎn”。 辨形 “筌”,不能写作“签”。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反义 饮水思源
意思解释:拼音 bèi cáo pāo fèn 注音 ㄅㄟˋ ㄘㄠˊ ㄆㄠ ㄈㄣˋ 解释 背:背向。像牲口一样刚吃完槽里的食就背转身来拉屎。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指责人。 感情 背槽抛粪是贬义词。 繁体 背槽抛糞 近义 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反义 以德报怨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⒈ 只图一己私利,而置道义于不顾。 例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罗贯中《三国演义》 英 forget morality and justice when one sees money; be actuated by mercenary views; forsake good for the sake of gold; 引证解释 ⒈ 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 引 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 孝文 时,天下以 酈寄 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唐 王勃 《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絶,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 《三国演义》第三回:“﹝ 李肃 ﹞曰:‘某与 吕布 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国语辞典 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⒈ 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引 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绝,轻进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济河焚舟 [ jì hé fén zhōu ] ⒈ 渡过了河就把船烧掉。表示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国语辞典 济河焚舟 [ jì hé fén zhōu ] ⒈ 过了河,就把所乘坐的船烧掉。比喻不留后路,抱著必死的决心,勇往直前。 引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 反 急流勇退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上树拔梯 [ shàng shù bá tī ] ⒈ 比喻诱使别人上前而断其退路。 引证解释 ⒈ 比喻诱使别人上前而断其退路。 引 《罗湖野录》卷一引 宋 黄庭坚 与 兴化 海老 手帖:“此事 黄龙 兴化 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背槽抛粪 [ bèi cáo pāo fèn ] ⒈ 骂人忘恩负义,如同驴马,刚在槽内吃食,背过身来就拉屎。 引证解释 ⒈ 骂人忘恩负义,如同驴马,刚在槽内吃食,背过身来就拉屎。 引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一个个背槽抛粪,一个个负义忘恩。”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你将这赤的金、白的银饕餮都尽,又道是女孩儿背槽抛粪。” 国语辞典 背槽抛粪 [ bèi cáo pāo fèn ] ⒈ 驴马刚吃完槽里的食物,就转过身来拉粪。比喻人反脸无情,忘恩负义。 引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我这里微微的把气喷,输个姓因,怎不教那厮背槽抛粪。」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你将这赤的金、白的银饕餮都尽,又道是女孩儿背槽抛粪。」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