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操左券 [ cāo zuǒ quàn ] ⒈ 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据,左券由债权人收执,右券由债务人收执。但亦有相反之说。“操左券”比喻事成有把握。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据,左券由债权人收执,右券由债务人收执。但亦有相反之说。“操左券”比喻事成有把握。 引 清 王韬 《英俄经营亚洲》:“其( 俄 )欲与 欧洲 呼息相通,则必先建筑火轮、铁路使之四通八达;四通无所阻滞,始可以操左券。” 王闿运 《陆建瀛传》:“河 决则必发帑银,不塞不已,可操左券取也。” 亦省作“操券”。 清 李调元 《制义科琐记·元可操券》:“明 朝制艺,确有分两,作文和閲者皆可操券而取。”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利权四》:“洋商运货入 中国,可豫定成本若干,赢餘若干,操券而来,必如愿
意思解释:拼音 qīng ér yì jǔ 注音 ㄑ一ㄥ ㄦˊ 一ˋ ㄐㄨˇ 解释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例子 事情并不象宋福想的那样轻而易举。(杨朔《渔笛》)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轻”,不能写作“青”。 辨析 轻而易举和“易如反掌”都表示“事情容易办”;但“易如反掌”比轻而易举程度更深;在否定句中常用轻而易举。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大力士耍灯草;水牛背上挂树叶 谜语 难以重托 感情 轻而易举是褒义词。 繁体 輕而易舉 近义 易如反掌、唾手可得 反义 来之不易、寸步难行 英语 easy to undertake 俄语 плёвое дело без всякого т
意思解释:拼音 shí ná jiǔ wěn 注音 ㄕˊ ㄋㄚˊ ㄐ一ㄡˇ ㄨㄣˇ 解释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例子 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大学应当是十拿九稳的事。 辨形 “九”,不能写作“久”。 辨析 十拿九稳与“万无一失”有别:十拿九稳侧重于形容有所得;“万无一失”侧重于形容无所失。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歇后语 罐里逮王八;一双手捧酒壶;双手捧鸡蛋 谜语 瓮中捉鳖;一指痉挛 感情 十拿九稳是褒义词。 繁体 十拿九穩 近义 万无一失、稳操胜券 反义 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英语 be in the bag 俄语 абсолютно надёжный 日语 十中八九(じっちゅうはっく)確かである 德语 so gut wie sicher(mit an Sicherheit grenzender Wahrscheinlichkeit)
意思解释:拼音 tàn náng qǔ wù 注音 ㄊㄢˋ ㄋㄤˊ ㄑㄨˇ ㄨˋ 解释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出处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例子 点小事,如探囊取物。(梁斌《播火记》十二)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 探囊取物是褒义词。 近义 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反义 难上加难 英语 as easy as taking something out of one's pocket 俄语 легче лёгкого 法语 (aussi facile que de)mettre la main à la poche et y prendre qch.(en un tournemain)
意思解释:拼音 wén cāo zuǒ quàn 注音 ㄨㄣˊ ㄘㄠ ㄗㄨㄛˇ ㄑㄨㄢˋ 解释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处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例子 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17章:“孔庆儒老谋深算地说,作出稳操左券的手势。”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有十分的把握。 感情 稳操左券是中性词。 繁体 穩撡左券 近义 稳操胜算 英语 have the ball at one's feet(have the cards in one's hands)
意思解释:拼音 wèng zhōng zhī biē 注音 ㄨㄥˋ ㄓㄨㄥ ㄓ ㄅ一ㄝ 解释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例子 (1)等我军控制了全部制高点和山口,敌人就成了瓮中之鳖。 (2)敌人已成了瓮中之鳖,不好攻,暂时围着算了。 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辨形 “瓮”,不能写作“翁”。 辨析 瓮中之鳖和“瓮中捉鳖”;都涉及被包围的人或动物:“瓮中捉鳖”偏重在“捉”;比喻干轻而易举或很有把握的事情。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感情 瓮中之鳖是贬义词。 繁体 罋中之鱉 近义 瓮中捉鳖 反义 漏网之鱼 英语 be bottled up like a turtle trapped in a jar(be hopeless like a rat in a hole) 俄语 как черепаха в г
意思解释:拼音 wěn cāo shèng suàn 注音 ㄨㄣˇ ㄘㄠ ㄕㄥˋ ㄙㄨㄢˋ 解释 稳:有把握;操:掌握;胜算: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出处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 例子 已逸待劳,以众御寡,可以稳操胜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有十分的把握。 感情 稳操胜算是中性词。 繁体 穩撡勝算 近义 稳操胜券 反义 一筹莫展 英语 have all the game in one's own hands
意思解释:拼音 wěn cāo shèng quàn 注音 ㄨㄣˇ ㄘㄠ ㄕㄥˋ ㄑㄨㄢˋ 解释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例子 为了使这一仗稳操胜券,王明费尽心机地在想一个万全的方案。 正音 “操”,不能读作“chāo”。 辨形 “胜”,不能写作“剩”。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有十分的把握。 谜语 料得东风大破曹 感情 稳操胜券是中性词。 繁体 穩撡勝券 近义 万无一失、十拿九稳 反义 一筹莫展、心中无数 英语 be sure to win 日语 必勝(ひっしょう)の鍵(かぎ)を握る
意思解释:拼音 yì rú fǎn zhǎng 注音 一ˋ ㄖㄨˊ ㄈㄢˇ ㄓㄤˇ 解释 像翻转手掌一样;比喻做事很容易。 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例子 藩台又叫首府、首县写信出去,向外府、县替他张罗,大约一二千金,易如反掌。(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正音 “掌”,不能读作“chēng”。 辨形 “反”,不能写作“返”。 辨析 易如反掌和“轻而易举”;都表示“事情容易办”;但易如反掌一般用于一些确实容易办到的事;用“反掌”的比喻;强调极其容易;它的容易程度超于“轻而易举”。在否定句中;强调事情很难办时。一般用“轻而易举”而不大用易如反掌。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谜语 转手倒卖 感情 易如反掌是中性词。 近义 轻而易
意思解释:拼音 bì kǒu bǔ shé 注音 ㄅ一ˋ ㄎㄡˇ ㄅㄨˇ ㄕㄜˊ 解释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出处 《晋书 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例子 闭口捕舌岂容遁,排山压卵孰与争。清·钱谦益《送马巽傅归会稽》诗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已经控制局面。 感情 闭口捕舌是中性词。 繁体 閉口捕舌 近义 瓮中捉鳖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形容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闭口捕舌 [ bì kǒu bǔ shé ] ⒈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引证解释 ⒈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引 《晋书·张玄靓传》:“旋 谓 基 曰:‘ 綝 击其东,我等絶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清 钱谦益 《送马巽倩归会稽》诗:“闭口捕舌岂容遁,排山压卵孰与争。”
意思解释:操左券 操左券,拼音cāo zuǒ quàn ,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 基本解释 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据﹐左券由债权人收执﹐右券由债务人收执。但亦有相反之说。"操左券"比喻事成有把握。 辞典解释 操左券cāozuǒquànㄘㄠㄗㄨㄛˇㄑㄩㄢˋ 比喻事情很有把握。参见「操券」条。 如:「他只要再多努力一下,必可稳操左券。」 网络解释 操左券 操左券,拼音cāozuǒquàn,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
意思解释:辞典解释左券在握zuǒ quàn zài wò 左券,契约。左券在握比喻对事情有把握。 如:「比赛即将结束,悬殊的比数使地主队的夺魁已左券在握。」近义词可操左券英语 to be assured of success (idiom)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左券在握zuǒquànzàiwòㄗㄨㄛˇㄑㄩㄢˋㄗㄞˋㄨㄛˋ 左券,契约。左券在握比喻对事情有把握。 如:「比赛即将结束,悬殊的比数使地主队的夺魁已左券在握。」 近义词 可操左券 英语tobeassuredofsuccess(idiom)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