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注音 一ˋ ㄎㄡˇ ㄊㄨㄥˊ ㄕㄥ 解释 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例子 众人异口同声地叫着:“罚!罚!”(巴金《家》十三) 正音 “异”,不能读作“yī”。 辨形 “异”,不能写作“一”。 辨析 异口同声和“众口一词”。都形容人们说法一样。异口同声偏重在“异”;指不同的人;只要两个人以上就能用;一般用于说话的场合;“众口一词”偏重于“众”;指许多人;不限于说话的场合。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歇后语 一百个和尚念经 谜语 齐唱;大合唱 感情 异口同声是中性词。 繁体 異口同聲 近义 不约而同、有口皆碑、众口一词 反
意思解释:拼音 zhòng kǒu yī cí 注音 ㄓㄨㄥˋ ㄎㄡˇ 一 ㄘˊ 解释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出处 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例子 田汉同志的《关汉卿》是一出好戏,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烈,这一点几乎是众口一辞。夏衍《读〈关汉卿〉杂谈历史剧》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 众口一辞是中性词。 繁体 衆口一辭 近义 众口一词、众口同声、众口如一 俄语 единодушный
意思解释:拼音 zhòng zhòu tóng yīn 注音 ㄓㄨㄥˋ ㄓㄡˋ ㄊㄨㄥˊ 一ㄣ 解释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出处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 上海罢市救亡史》:“和会方开,公论犹在。青岛归我,众啄同音。”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众啄同音是中性词。 繁体 衆啄同音 近义 众口同声、众口一辞
意思解释:动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