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 | 解释 |
|---|---|
| 南蛮鴃舌 | |
| 鳴鴃 | 即鹈?。一名杜鹃。三月即鸣,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基本解释 即鹈?。一名杜鹃。三月即鸣,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
| 鶗鴃彫卉 | 《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鸣而不芳。” 基本解释 《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鸣而不芳。” |
| 鸋鴃 | 鸟名。水鸟。鸟类的一科。身体大,嘴的尖端略呈钩状,趾间有蹼。会游泳和潜水,生活在海岸边,吃鱼类和软体动物。中国常见的有白额鹱。 基本解释 鸟名。水鸟。鸟类的一科。身体大,嘴的尖端略呈钩状,趾间有蹼。会游泳和潜水,生活在海岸边,吃鱼类和软体动物。中国常见的有白额鹱。 |
| 鶗鴃 | 鶗鴃 杜鹃鸟种类有:大杜鹃、四声杜鹃、布谷鸟 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普通杜鹃身长约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鲜绿色。大型的地栖杜鹃身长可达90厘米。多数地栖杜鹃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红色或白色的斑纹。有些热带杜鹃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样的蓝色。多种杜鹃的翅短。尾巴较长,有的特别长。尾巴羽毛 |
| 题鴃 | 鸟名。即伯劳,古称鵙。题,通“[[?]]”。 基本解释 鸟名。即伯劳,古称鵙。题,通“[[?]]”。 |
| 鴃舌 | 鴃舌 比喻语言难懂。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鴃,伯劳鸟。《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 基本解释 鴃舌 jush [difficulttounderstand]比喻语言难懂 网络解释 鴃舌 比喻语言难懂。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鴃,伯劳鸟。《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 |
| 蠻鴃 | 谓南方话像伯劳鸟叫。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赵岐注:"今此许行,乃南楚蛮夷,其舌之恶,如鴃鸟耳。鴃,博劳鸟也。" 基本解释 谓南方话像伯劳鸟叫。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赵岐注:"今此许行,乃南楚蛮夷,其舌之恶,如鴃鸟耳。鴃,博劳鸟也。" |
| 鹈鴃 | 鸟名。即杜鹃。 基本解释 鸟名。即杜鹃。 |
| 鶗鴃雕卉 | 《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鸣而不芳。” 基本解释 《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鸣而不芳。” |
| 鶗鴃 | |
| 題鴃 | 鸟名。即伯劳,古称鵙。题,通“[[?]]”。 基本解释 鸟名。即伯劳,古称鵙。题,通“[[?]]”。 |
| 南蠻鴃舌 | 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伯劳鸟。 基本解释 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伯劳鸟。 |
| 鷤鴃 | 鸟名。即杜鹃。 基本解释 鸟名。即杜鹃。 |
| 鵯鴃 | 鸟名。叫声明亮动听。 基本解释 鸟名。叫声明亮动听。 |
| 鸣鴃 | 即鹈?。一名杜鹃。三月即鸣,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基本解释 即鹈?。一名杜鹃。三月即鸣,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
| 鹎鴃 | 鸟名。叫声明亮动听。 基本解释 鸟名。叫声明亮动听。 |
| 蛮鴃 | |
| 鵜鴃 | 鸟名。即杜鹃。 基本解释 鸟名。即杜鹃。 |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华汉语词典www.zhc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5871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